Results 21 to 30 of about 73 (44)
东北农学院病理教研室曾为哈尔滨动物园剖检一头马鹿(Cervus elaphus),在其咽喉部采得寄生的蝇幼虫26条,经确定为狂蝇科(Oestridae)鹿蝇属(Cephanomyia)的北方鹿蝇(C·trompe)幼虫,此虫在我省尚未见报道;而多年来屡次听到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
郑建成
doaj
野生马鹿是我国经济价值较高的保护动物。近几年来有关方面正在探讨研究,利用注射枪对马鹿进行麻醉活捕。我们于1989年至1990年开始利用猎犬配合对野生马鹿进行麻醉活捕试验。一、试验地的自然环境概况实验场,座落在完达山脉东端西南坡七虎林林场施业区内。总面积为74公顷。地理位置为东径132°15′至132°17′,北纬45°53′至46°00′。此地山岭纵横,沟谷交错,西南为高山,东北部为低山沟谷属七虎林河发源地,平均海拔329米。境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夏季受贝加尔湖海洋风团影响,
王仁峰, 姜吉明, 徐昂杨
doaj
东北马鹿是半驯养状态的野生动物。近年来为了提高马鹿种群质量和产茸量,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已有所进展。与人工配种休戚相关的问题是必须了解雌性生殖器官的构造。有关这方面的报导尚未见到。本文主要就马鹿雌性生殖器官的观察得出初步报导,希望能对马鹿的人工授精提供形态学依据。 1981年秋到1982年春,在黑龙江省绥棱农场的马鹿饲养场进行该项研究工作。共计屠宰母马鹿40余头 ...
方肇清+4 more
doaj
群落中多物种的共存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探索生物群落中物种共存机理,本研究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应用自动相机技术共设置54个相机样点进行哺乳动物类群的监测,并采用占域模型(occupancy model)分析自然保护区内同域分布的哺乳动物类群冷暖季物种间空间共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捕食关系中,虎-马鹿、虎-野猪、豹-马鹿、豹-野猪、豹猫-松鼠、黄喉貂-东北兔、黄鼬-松鼠等物种对在暖季比冷季的物种互作因子(SIF,species ...
王铎 1 郎建民 2 潘海峰 3 姜广顺 1
doaj
中国马鹿分为东北亚种、天山亚种、塔里木亚种、甘肃亚种、川西亚种、阿拉善亚种、西藏亚种和阿尔泰亚种。根据文献资料系统性总结了以粪便为研究材料对中国马鹿各个亚种的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中国马鹿分子生态学需要研究的问题;具体介绍了马鹿分子生态学中研究很少的亲权鉴定、近亲交配和家域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势。为中国马鹿的种群恢复、保护管理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靳勇超, 张明海
doaj
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在新疆境内有北疆亚种C.e.sibiricus Severzov,东疆亚种C.e.songaricus Severtzov与塔里木亚种C.e.yarkandensis Blanford等三个亚种。新疆是我国马鹿的重要产地,丰富的资源为养鹿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由于马鹿驯养管理简单,经济效益显著,新疆的养鹿业得以不断发展;扑捉的仔鹿,一部份就地驯养外,并为其他省(区)提供了大量种源,成为我国马鹿驯养繁殖、鹿茸生产和提供种源的重要基地。一 ...
高行宜, 谷景和
doaj
Is Yuan in China's Three Gorges a Gibbon or a Langur? [PDF]
Niu K, Ang A, Xiao Z, Gamba M.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俄罗斯养鹿新技术马泽芳,周启平,孙森(东北林业大学〕俄罗斯是世界上的养鹿大国之一。60年代后对鹿的饲养繁殖、饲料及鹿茸加工及副产品加工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开发。1971年研制成功了驯鹿茸精,使驯鹿茸成了药用原料。1990年仅阿尔泰边区农场就饲养着占全俄罗...
马泽芳, 周启平, 孙森
doaj
[Chinese guidelin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ansfusion dependent β-thalassemia (2022)]. [PDF]
Red Blood Cell Diseases (Anemia) Group+2 more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通过2004~2009年大连森林动物园的数据调查,从食物的营养价值,环境的丰富度,种群密度三个角度入手,针对大连森林动物园散放区草食动物在半散放混养条件下饲养繁殖及动物群体管理进行浅析,分析其驯养繁殖管理方案的优势,并从可持续利用的自然小生境角度出发,对建立稳定的动物关系群体提出建议。通过分析显示非洲的斑马,澳洲的羊驼,我国西北的岩羊比较适合大连的气候及混养的这种模式,种群数量逐年递增,繁殖状况良好,死亡率也比较低,尤其是岩羊,由于其善攀援跳跃,活动范围广,种群发展最好。长颈鹿,黑斑羚和跳羚适应能力较差,
宋晓东, 张延君, 田秀华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