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 to 20 of about 329 (122)

丹顶鹤遇难记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4
1983年11月18日中午,一场小雪过后,尉兰的天空飞翔着一群排列整齐北来南迁的丹顶鹤。鹤群经过吉林省敦化县秋梨沟乡明川村上空时,被猎民姜玉林、姜友父子俩发现,姜玉林举枪一击未中,接着姜友打了一枪,击中一只丹顶鹤的左膀子,受伤的丹顶鹤疼痛鸣叫,不能随群飞翔,离队跌落在地 ...
李绍纲
doaj   +2 more sources

中国丹顶鹤研究现状及保护进展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3
丹顶鹤是我国著名的文化鸟类,在我国文化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历来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近年来,由于环境变迁和人为干扰,野生丹顶鹤数量逐年下降,全球现存数量仅为2600只左右,而东亚的大陆种数量约1500只左右。国内外就丹顶鹤的研究与保护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丹顶鹤在我国是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鸟类,从宏观到微观,从个体到群落,从野生到饲养等各个领域;到目前为止,我国发表的涉及到丹顶鹤的文献共1162篇,并对论文发表年代、研究内容、涉及领域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提出了我国丹顶鹤研究和保护建议。
赵越, 李晓民, 王令刚
doaj   +2 more sources

辽宁省首次发现丹顶鹤的营巢繁殖群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6
丹顶鹤又称仙鹤,是我国特产的珍贵鸟类,目前,世界已不足一千只,而绝大部分分布在我国,丹顶鹤在我国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过去,人们曾一直认为丹顶鹤夏季在黑龙江西北部繁殖。冬季迁到江西、山东、
黎明
doaj   +2 more sources

饲养条件下丹顶鹤的繁殖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5
目前有关人工饲养丹顶鹤的繁殖生态已有一些研究,但关于丹顶鹤孵化期、育雏期仍继续产卵,以及一年孵化二巢等,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六年来我园饲养的三对丹顶鹤繁殖情况总结报道如下。饲养概况我园饲养的三对丹顶鹤(下称 A、B、C 对),其中两对来自哈尔滨,一对来自齐齐哈尔。A、B 对分别独笼饲养,C 对鹤与狮头鹅等饲养在一个笼内 ...
李肖五, 张玉珠
doaj   +2 more sources

我国特有的珍禽——丹顶鹤人工驯养成功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1
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科技人员对野生动物丹顶鹤进行人工驯养获得成功。丹顶鹤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水禽,是国家一类野生动物保护项日之一。扎龙自然保护区从一九七匕年开始,对本地丹顶鹤的生活习性 ...
李云阁
doaj   +2 more sources

DDTs沿扎龙湿地典型食物网的传递与富集规律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3
使用逸度模型模拟有机氯农药DDTs沿扎龙湿地典型食物网的传递和富集特征,评估环境中残留的DDTs对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等大型水禽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结果表明:扎龙湿地生物的逸度比值与物种的营养位呈显著正相关(p=0.001),大型水禽与其食物之间的逸度比值较高,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的逸度比值达到6.33,丹顶鹤及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的逸度比值分别高达13.17和14.55 ...
罗金明, 高忠燕, 李洪影
doaj   +2 more sources

扎龙湿地丹顶鹤卵壳和羽毛DDTs残留量及其年际变化特征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2
为了探讨扎龙湿地环境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DDTs对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使用单因素方差检验法(one-way ANVOA)分析了2004—2021年我国迁徙丹顶鹤种群的卵壳和羽毛残留的DDTs质量分数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20和2021年的卵壳中未检测到残留的DDTs,显著低于2004年、2009年以及2014年的DDTs残留量(F=10.13,P=0.005); 2020年和2021年羽毛残留的DDTs质量分数显著低于2009年和2014年(F=18.13,P=
高忠燕   +4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环境因素对丹顶鹤越冬行为的影响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6
丹顶鹤在盐城越冬期间各种环境因素对其行为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我们进行了观察记录。该项工作主要用8×40、10×50双筒和20倍单筒望远镜实地观察、照相机摄影等直接记录丹顶鹤的各种行为;种群数量计算为直接计数法;气候因子则根据各级气象部门的预报结果,结合观察点温度计等手段测算。结果表明丹顶鹤越冬期间,气候因子的变化是对其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温度、雨、雾、雪、风等发生大幅度变化时,都将导致越冬期丹顶鹤的行为发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对迁徙行为的影响则更为明显 ...
吕士成, 陈卫华
doaj   +2 more sources

三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5
为保护、挽救我国一类保护动物丹顶鹤,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首次应用航空调查等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取得成果,1984年8月30日在北京通过鉴定。全世界仅有一千多只的丹顶鹤,大部分在我国繁殖、越冬。从1980年起,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应用航空技术进行我国第一次全面、系统的丹顶鹤调查研究,搞清了丹顶鹤在我国的分布及其数量、繁殖和越冬生态习性和栖息环境等,并发现了世界上濒危的白鹤群。为今后鹤类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也为鹤类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振铭
doaj   +2 more sources

圈养丹顶鹤幼鸟的行为发育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3
为了研究圈养丹顶鹤幼鸟的行为发育规律,为今后的丹顶鹤保护以及再引入工程提供有价值的资料,2011年6~9月,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对6只笼养丹顶鹤幼鸟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圈养丹顶鹤幼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行为谱及其变化和日间行为规律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周龄的增加,幼鸟的休息行为时间分配随着周龄的变化明显减少,游走、取食、理羽和警戒行为的时间分配随着周龄的变化有所增加,而玩耍行为的时间分配先逐渐增大然后减少并稳定。最后,圈养丹顶鹤幼鸟的各行为时间分配分别为:游走14.83 ...
曹雨, 吴建平
doaj   +2 more sources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