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51 to 60 of about 3,682 (213)
宁陕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的东缘地带,也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向东延伸的纽带,更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最有保护价值的保护区之一。本文阐述了宁陕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状况、建立的重要性及大熊猫的种群状况、社区经济概况、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保护管理对策。
田宁朝, 陈文贵
doaj
伴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全面竣工,三峡水库于2010年正式进入年水位落差达30 m的正常运行阶段.水库湖沼学可为环境友好型大坝建设和水库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三峡成库8 a以来生态系统长期监测与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峡水库水环境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水环境动态的时空异质性、水库纵向分区与群落组成、垂向分布及藻类水华的成因和动态,并对三峡水库藻类水华预警与生态-水文调控机制展开了论述.最后,本文尝试给出以下两方面的展望:1)大型水库湖沼学观测研究应有长期的策略;2 ...
孙志禹, 蔡庆华
core
鲁山自然保护区,隶属山东省淄博市,地处博山区和沂源县境内。经调查,保护区内共记录野生动物13纲,55目,236科,135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35种;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列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保护动物45种,在《中国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中保护的鸟类129种,在《中国与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中保护的鸟类31种。通过对保护区动物资源的调查,提出了保护对策和建议。
王俊亮, 赵杨
doaj
Study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Sound Mark Protection of China [PDF]
自我国2014年5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新《商标法》始,我国商标的可注册范围突破了传统可视性的桎梏,声音这一非传统的商标形式自此纳入了可注册范围。2016年12月6日我国首起声音商标行政驳回案——腾讯QQ的“嘀嘀嘀嘀嘀嘀”声音商标案在京开庭审理,声音商标已被纳入合法注册的范围且进入司法实践。但是,由于我国仅处于声音商标的起步探索阶段,对声音商标的注册实践尚不充分,对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也存在认知盲区,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别国已有的注册模式并参照传统商标的司法实践,对我国声音商标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其中 ...
曹晓怡
core
利用SWOT方法,对温州动物园开展保护教育活动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提出了提升保护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的5项对策:挖掘动物的情感资源,培养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情感联系,塑造公众对野生动物的价值观; 组建动物保护教育部门,配备专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队伍; 建立动物饲养员、兽医、营养师等一线专业人员介入保护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 寻求与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开展更为精确的保护教育活动; 选择身边公众关注的野生动物保护教育题材,提升保护教育的针对性,提高保护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郭建华 伊红化 叶继盛 蔡如雅 叶 璐
doaj
通过概述世界上东北豹的种群数量特征和分布状况,分析了东北豹保护面临的各种威胁和问题,如人类过度干扰、乱砍滥伐、乱捕滥猎、近亲繁殖以及人类的开发建设等活动对栖息地造成的严重破坏,使栖息地呈片段化、破碎化发展趋势,直接威胁东北豹种群的生存和繁衍。中国对东北豹的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还没有建立专门的东北豹自然保护区,而俄罗斯对于东北豹的保护非常重视,不但建立了专门的东北豹自然保护区,还完善了东北豹的各项保护措施。最后,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东北豹栖息地保护、猎物种群恢复、东北豹的重引入 ...
黄晨, 马一丹, 张明海
doaj
"Labor contract law"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labor rights protection to influence and strategy research [PDF]
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它的和谐与稳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和谐与稳定。多数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形成新生的劳动关系。他们是劳动关系中非常典型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和劳动权益保护应当被重视。 《劳动合同法》实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劳动权益的保护带来的正面激励,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并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劳动合同法》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作出了有利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劳动权益保护的规定,高校毕业生对这方面可以持乐观态度。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合同法 ...
初轶华
core
蟒蛇是中国产的最大的蛇之一,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海南坡鹿是中国特有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和其他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组成了海南大田保护区区域生态系统,蟒蛇是处于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要更好地保护海南坡鹿,不能仅针对坡鹿物种本身进行保护,还要对这一生态系统中的其他野生动物和栖息地进行保护。本研究结合有关调查数据分析保护区蟒蛇的种群动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同时探讨蟒蛇的捕食行为对海南坡鹿种群的影响,可为制定有效的、科学的系统保护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符明利, 任轶, 侯荣, 林思亮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