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201 to 210 of about 216,068 (211)
Some of the next articles are maybe not open access.

C1q蛋白家族的结构、分布、分类和功能

, 2013
C1q蛋白家族由众多含C1q结构域的蛋白组成,从细菌到高等哺乳动物中都有分布。这类蛋白由一条信号肽、胶原样区(Collage-like region,CLR)和C1q球状结构域(Globular C1q domain,gC1q)组成。C1q蛋白家族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三大类分子:C1q、C1q-like和ghC1q。C1q是补体经典途径的起始分子,能够识别免疫复合物,启动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此外,作为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分子(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
刘欣 刘阁逄越李庆伟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长江三峡库区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气候、几何限制、面积及地形异质性的影响

, 2013
为了验证生物多样性地理格局的几个重要假说,即种-面积关系、水分-能量动态假说、几何限制(中域效应)假说和生境异质性假说,作者以长江三峡库区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为例,采用多元回归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面积、气候、几何限制、地形异质性对多样性垂直格局的独立影响和协同作用,及其对各植物类群(不同分布宽度、不同分布区类型和不同生长型)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各种植物类群的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上升均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格局。水分-能量动态假说对多样性格局有很强的解释能力,其总的解释力(〉93 ...
李巧燕, 王襄平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汶川 M S 8.0地震余震震源机制时空分布特征

, 2012
本文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取了汶川MS8.0地震序列中312个具有较高信噪比波形资料的4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 基于震源深度空间分布与震源机制时空分布,分析了主震后余震区断层行为特征与应力场时空变化,并对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发震断层面几何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 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余震震源深度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段差异.
易桂喜, 龙锋, 张致伟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Entropy‐Based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s for Trip Distribution. 基于熵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在出行分布中的应用

, 2010
Wilson's use of entropy-maximization techniques to derive a family of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s was a major innovation in urban and regional modeling.
Morton E. O'Kelly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中国大气降水中 δ 18 O的空间分布

, 2009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大气降水中 δ 18O的变化主要和瑞利分馏过程中水汽凝结的热动力学有 关, 而导致温度降低水汽凝结的主要地理因素是海拔和纬度. BW模型认为大气降水中的 δ 18O作为纬度和海拔的函数可以通过模拟获得, 这为缺乏同位素观测地区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利用BW模型, 结合我国现有的55个站点降水和冰芯中 δ 18O的资料, 建立了我国降水中 δ 18O与纬度和海拔定量关系的模型: δ 18Oppt= -0.0176LAT2 + 1.1195LAT-0.0016ALT-23.7553 ...
刘忠方   +3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2000年我国沙尘暴的组成、来源、粒径分布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 2001
沙尘暴期间总颗粒物高达约6000 μ g·m -3 ,比平日高近30倍.主要污染源元素As,Sb, Se的富集系数比平日更高,主要污染源不仅来自于北京局部地区,而且来自于其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区域污染源.污染源元素Pb,Zn,Cd,Cu相比于平日富集系数下降,主要来源于北京地区自身.Al,Fe,Sc,Mn,Na,Ni,Cr,V,Co等9种元素的富集系数均接近于1,主要来自于地壳源.S在沙尘暴中含量高达10 μ g·m -3 ,比平常高出4倍,主要来源于长期传输过程中由气体到气溶胶的转化 ...
庄国顺   +4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