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31 to 40 of about 1,124 (175)
对采用钢板攻丝高强螺栓连接的钢框架节点分别进行了高强螺栓拉伸及剪切试验、钢柱法兰连接节点静力及拟静力试验、梁柱半刚性连接静力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对节点连接的承载能力、失效模式以及刚度特征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自攻螺纹钢板及高强螺栓构成的连接形式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剪性能,以螺杆断裂为最终破坏模式;钢柱法兰连接中法兰板无明显滑移及翘曲,高强螺栓没有拔出或断裂,试件表现出较好的延性和承载能力;梁柱连接表现出典型半刚性特征,桁架梁先于节点域发生破坏,破坏特征为桁架弦杆屈服及斜腹杆屈曲,节点连接符合"
贾斌+4 more
doaj
Progress developing the concept of 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Abstract In 2010, the introduction of 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OECMs) into international policy caused a paradigm shift in area‐based conservation, which included consideration of areas outside formal protected areas and places wher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may not be a management objective for the site.
Carly N. Cook
wiley +1 more source
为了系统地研究杆件初弯曲对半刚接单层柱面网壳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对5种矢跨比的半刚接网壳进行了双重非线性全过程分析。首先阐述了焊接球节点刚度及随机杆件初弯曲的确定方法,然后深入研究了杆件初弯曲对5种矢跨比的半刚接网壳稳定承载力的影响程度,最后探讨了具有杆件弯曲的半刚接网壳的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杆件初弯曲对半刚接网壳稳定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与网壳矢跨比和初弯曲分布形式有关。如杆件初弯曲对矢跨比为1/3、1/4半刚接网壳的影响甚微,对矢跨比为1/5半刚接网壳的影响较为明显。矢跨比为1 ...
肖姚, 李会军
doaj
本文分析了半刚性连接组合梁框架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提出了对于具有合理构造措施的半刚性连接框架,采用塑性分析方法进行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整体极限承载能力、组合梁的承载能力及框架柱的承载能力验算。采用塑性分析方法可使设计计算工作量极大地降低,而且能给出较为安全和准确的分析结果,这可供半刚性连接框架的实际设计参考。
刘清平, 李国强, 王静峰
doaj
T形件作为半刚性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的重要组件,其初始刚度对节点刚性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尚缺乏对圆钢管混凝土柱高强单边螺栓T形件初始刚度计算的研究。采用欧洲规范EN 1993-1-8中的组件法,以圆钢管混凝土柱高强单边螺栓T形件为对象,通过简化力学模型,分别给出了弧形端板的抗弯刚度、圆形柱翼缘壁的抗弯刚度、螺栓的抗拉刚度以及锚固钢筋的抗拔刚度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通过数值分析确定了重要影响参数,给出了可用于计算的系数曲线。提出了圆钢管混凝土柱高强单边螺栓T形件的初始刚度计算方法 ...
王静峰+4 more
doaj
为了研究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的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力学性能,设计了3个足尺试件,其中两个混凝土翼板外伸150mm,厚度分别为140mm和200mm;另外一个为混凝土翼板未外伸的对比试件。采用柱顶水平位移控制低周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了锚固对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尤其是外伸锚固部分加厚)能够提高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的稳定性及其抗震能力。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该尽可能锚固。
黄兴, 叶志明, 石文龙
doaj
竖向荷载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的实用设计方法(Ⅱ)——梁与柱设计及算例
虽然在钢框架结构设计中考虑半刚性连接和楼板的组合效应会产生良好的结构经济性,但是在实际工程中仍很难应用,主要原因是缺乏合适简便的设计方法。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给出了竖向荷载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的实用设计建议方法。设计建议方法包括满足两个极限状态的节点、梁、柱设计,较好地解决了梁挠度和柱有效长度系数计算中节点连接刚度的合理选取、半刚性特征对梁挠度和柱计算长度的影响。该方法不仅反映了节点和框架的实际性能,而且简便实用,符合工程师对普通钢框架的设计习惯 ...
王静峰, 李国强, 刘清平
doaj
传统的设计和分析都将框架的梁柱节点处理成理想的刚接或铰接。然而,实际工程中的连接一般很难达到这两种理想状态,大部分连接的受力性能介于这两者之间,为半刚性连接。在组合框架中,组合楼板和纯钢梁柱端板连接节点组成了一种新的连接形式-半刚性组合连接。针对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平端板连接梁柱组合节点设计规定的现状,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平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节点设计的方法和建议,可为我国相应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刘秀华, 巢沧海, 石文龙
doaj
为丰富弱轴半刚性连接刚度数据库、研究端板连接节点刚度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弱轴端板连接节点的半刚性性能试验研究,得到了连接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曲线,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空间钢框架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得到了4个空间结构模型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结构时程位移曲线和层间位移角。研究表明:弱轴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刚度约为相同尺寸节点强轴方向的30%,节点变形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节点刚度对结构的前三阶周期尤其是基本周期影响很大;端板连接钢框架在小震 ...
李峰宇+3 more
doaj
实际震害中孤立型地震发生概率较低,主震发生后大部分伴随多次余震。考虑框架屈服顺序依次为梁翼缘、柱、节点角钢,设计制作3榀半刚性节点PEC柱-型钢梁框架,完成首次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其抗震性能。对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KJ-3框架拆除钢梁后的两根PEC柱进行第2次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展开PEC柱在重复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梁柱节点增设腹板连接角钢时,梁截面充分参与传力,可改善结构整体工作性能。PEC柱在经历重复地震作用时,承载能力有一定程度降低,但强度退化稳定,耗能性能良好 ...
李补拴, 赵冲, 赵根田, 陈明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