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71 to 80 of about 1,236 (180)
岩羊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适应恶劣环境的本领,不怕寒冷,不畏风雪,耐干旱,多在海拔4 000~6 000 m雪线以上的不毛之地生活,喜群居。学者对岩羊的野外行为研究较多,但对岩羊圈养的研究文章不多。2009~2012年,在长春动植物公园岩羊馆内对6只成年岩羊进行观察,在非原产地的平原地区通过圈养的方式对岩羊的饲养、食物组成、防疫、繁殖进行分析总结,为以后岩羊在非原产地的饲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姚启远
doaj
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为研究对象,探讨麋鹿种群管理及保育对策。结果显示:1986~2011年,大丰麋鹿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增长率在7.7%~27.1%之间,平均年增长率为13.6%(n=25)。大丰麋鹿种群的管理有4种方式,即圈养、半散养、野生放养和异地寄养。圈养生境面积小,麋鹿采用全年人工补饲;半散养生境面积较大,以第一核心区麋鹿为例,其种群密度从1998年的0.825头/hm2增加到2011年的3.06头/hm2,平均增长1.9%(n=14)。野生放养是恢复麋鹿野生种群的基础和前提 ...
侯立冰+4 more
doaj
圈养亚成体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春、夏季行为节律的研究
2010年2~6月,应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10只圈养亚成体大熊猫的行为分配和节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圈养亚成体大熊猫的行为组成以取食和休息为主。春季,亚成体大熊猫取食行为频次高于夏季,而休息行为频次则低于夏季,春夏两季的行为总体分配间没有显著差异;从行为节律来看,圈养亚成体大熊猫的行为均呈现非正态特征。走动行为主要集中于7:00~8:00和13:00~15:00,攀爬行为主要出现于12:00之后,玩耍行为以13:00~14:00为主;亚成体大熊猫的部分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 ...
袁耀华, 刘群秀, 夏菊兴
doaj
对广州动物园科研中心的2只单独圈养的黑猩猩进行环境丰容,采取焦点观察法和连续记录法,记录2只黑猩猩丰容前后的各行为持续时间。结果表明,环境丰容对2只单独圈养黑猩猩的行为产生影响,雌性黑猩猩积极行为显著增加,刻板行为和一般行为显著降低,而雄性黑猩猩的探究和进食行为明显提高。
黄志宏+4 more
doaj
为研究动物园圈养野生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本文以雉鸡、缅甸鹦鹉、原鸡、蓝孔雀、白鸽为研究对象,接种H5亚型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利用禽流感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分别在首免日、免疫后21 d、30 d、60 d、120 d和180 d监测禽流感免疫抗体变化。结果表明5组禽类均在疫苗接种后产生禽流感抗体,当30 d加强免疫后,第60 d抗体达到峰值,120 d后抗体开始下降。通过研究,证实商品化疫苗对动物园圈养野生禽类有效,同时提出圈养野生禽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程序 ...
马萍+6 more
doaj
从2006~2010年,对石家庄市动物园古巴火烈乌的饲养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古巴火烈鸟的饲养环境、日粮配制、繁殖行为、自然育幼、人工育幼以及各阶段的注意事项等,对于圈养条件下火烈鸟的饲养繁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同时提出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对饲养繁殖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志永+6 more
doaj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n the allocation of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in burn centers in China]. [PDF]
Wang SJ+11 more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Effects of respiratory training combined with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on infants with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at a corrected gestational age of 6 months: a prospective study]. [PDF]
Duan YQ, Liao ZY, Hu JH, Ruan SQ.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Diagnostic value of endoscopic findings under white light gastroscopy for <i>Helicobacter pylori</i> infection in children]. [PDF]
Zhou RM, Chen Y, Lin Q.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Reprogramming astrocytes into dopaminergic neurons to restore motor dysfun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model rats. [PDF]
Liu C+9 more
europepmc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