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51 to 60 of about 3,621 (200)

扎龙保护区白枕鹤孵化期食性与营养偏好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7
为了了解孵化期白枕鹤的食物组成及营养选择,2011年3~5月使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扎龙保护区白枕鹤孵化期的食物组成与营养偏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扎龙保护区白枕鹤孵化期的食物组成为21科43种植物,禾本科、莎草科、泽泻科占绝对优势(62.77%),其中玉蜀黍、芦苇、糙叶薹草、慈姑、水葱是大宗食物(44.00%);(2)不同植物性食物的营养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但均存在粗纤维含量相对最高、粗脂肪含量相对最低的现象(玉蜀黍除外);(3)白枕鹤营养选择显著不同,其选择性与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邹红菲 李全亮 吴庆明 伍一宁高晓冬 王 磊 朱瑞萍
doaj  

Dietary selection of ex-situ population in Chinese Egret [PDF]

open access: yes, 2010
2008年至2009年在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建立了黄嘴白鹭(Egrettaeulophotes)异地种群,对异地种群进行了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在对野生黄嘴白鹭食性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异地圈养个体进行了食物选择性实验,并对食物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目的在于了解了异地饲养条件下黄嘴白鹭的取食规律,并根据最佳摄食理论探讨其取食策略。 2008年和2009年两年共从野外采集69只黄嘴白鹭幼鸟,在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进行饲养,记录种群的存活情况,摸索相关饲养方法。其三月龄的存活率达到60%以上 ...
魏东
core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星鸦的繁殖生态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0
2007~2009年,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星鸦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区星鸦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2 500 m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带;繁殖前3月的种群密度为0.25只/km,繁殖后的8月种群密度为0.43只/km;繁殖期为4~7月,最早产卵期为4月19日,窝卵数为3~5枚,孵化期为17~18 d,孵化率为83.2%,巢内育雏期18~19 d,幼乌离巢率为96%;星鸦的食物主要以昆虫为主,占总食物量的76.7%。
王建萍
doaj  

Spawning habits of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in intertidal mudflat and hatching experiment of natural fertilized eggs [PDF]

open access: yes, 2006
从环氧树脂模型揭示了福建省福宁湾潮间带滩涂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洞穴的整体结构。多数洞穴略呈Y字形,每个洞穴有主洞口和次洞口之分。春季5—6月大弹涂鱼洞穴的中下部出现1个产卵室,产卵室横切面的上方呈拱形,底部平坦。潮间带滩涂产卵习性实验表明,产卵前性成熟雄鱼建造产卵室,并引诱性成熟雌鱼进入产卵室内交配产卵,受精卵依靠粘着丝粘在产卵室的顶部和周壁。产卵后雄鱼留洞护卵。每个产卵室的受精卵总数为3 595—4 314粒,平均为3 957粒,平均受精率高达99.67%,
吴仁协   +4 more
core  

灰雁繁殖期的行为日节律及时间分配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1
2011年4~6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徐州睢宁金桥禽业发展有限公司2对繁殖良好的灰雁的繁殖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研究,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 H法分析不同性别灰雁繁殖前中后期行为的性别差异,以及相同性别的灰雁在繁殖的不同时期的行为差异。结果显示:灰雁在采食、理羽、静立、趴卧、孵化等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节律性。取食行为多发生在上午和下午的中间时段,孵化多在早晨和傍晚,而中午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休息状态。孵化期内雌雄个体的行为差异很大,灰雁繁殖时期各种行为所占的比例不仅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
高志瑾, 田秀华, 巩万里
doaj  

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 Nestling Growth,Hatching and Reproductivity of Three Specices of Herons [PDF]

open access: yes, 2009
本实验于2006~2008年间在厦门的鸡屿、大屿、大兔屿,漳浦的菜屿列岛和福鼎的日屿岛初步调查了黄嘴白鹭(Egrettaeulophotes)、白鹭(Egrettagarzetta)和池鹭(Ardeolabacchus)的繁殖生态,取得了三种鹭的窝卵数、卵的大小、孵化率和成活率等生物学数据,对白鹭进行了鹭鸟卵和雏鸟的识别实验,对白鹭和池鹭研究了窝卵数人为改变对亲鸟繁殖行为及雏鸟成活的影响,对黄嘴白鹭卵进行了人工孵化和雏鸟人工养殖的探讨。 三种鹭的窝卵数分别是白鹭3.69±0.70枚(n=16),池鹭3 ...
刘华全
core  

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in Egretta eulophotes in some islands of Fujian [PDF]

open access: yes, 2007
2006年7月-8月在漳埔地区菜屿,福鼎日屿采集到黄嘴白鹭(Egrettaeulophotes)雏鸟,卵壳以及雏鸟呕吐出的食物团,厦门大屿取得黄嘴白鹭成鸟样本。采用微波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不同组织,卵壳和食物团中的钒(V),铬(Cr),锰(Mn),铜(Cu),锌(Zn),砷(As),硒(Se),镉(Cd),钡(Ba),铅(Pb),汞(Hg)11种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含量。11种元素在黄嘴白鹭雏鸟各组织和卵壳中的残留量各不相同,但有些元素符合一定的规律,如Zn>Cu> ...
李璠
core  

大美洲鸵人工孵化技术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3
大美洲鸵,现已被列入IUCN世界濒危动物红色名录(NT)。近年来,众多动物园饲养管理人员对大美洲鸵的饲养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有关大美洲鸵人工孵化技术的研究尚属于空白阶段。本研究基于1998年至今的孵化经验和实践操作,着重从大美洲鸵卵的处理、孵化前准备及孵化技术3个方面内容进行探讨。研究显示:1)种卵的新鲜度、形状、大小、重量、卵壳厚度、消毒过程等因素对孵化成功率有直接影响;2)待孵的大美洲鸵的种卵,贮存温度控制在1520℃间,相对湿度约70%75%,入孵时必须对种卵进行6 h左右的预热处理;3 ...
杨天春, 黄康宁
doaj  

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效应考察 [PDF]

open access: yes, 2019
政府引导基金是指由政府出资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不同地区的政府引导基金的运作机制存在差异。结合近年来地方政府引导基金数据,对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效应进行总体和区域的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的对策建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网络变迁与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
杜朝运, 黄丹萍
core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鹪鹩繁殖生态观察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5
2001-2003年,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14窝鹪鹩(Troglodytes troglodyte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该鸟在本区3月份种群遇见率为2.27只/km,9月后为3.27只/km,繁殖后比繁殖前增长44.1%;繁殖期为4-8月,最早营巢期为4月22日,营巢期7d,窝卵数3-5枚,孵卵期13-14d,年繁殖力1.8只,孵化率为85.1%,成活率86.96%,巢内育雏14- 15d,巢外育雏7-8d。
王建萍   +3 more
doaj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