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 to 20 of about 184 (142)
矮岩羊(Pseudois schaeferi)又名岩羊或小石羊,栖息于海拔20003000m之间,常活动于灌草丛林和山地裸岩地带。视觉和听觉都很灵敏,体长100110cm,尾长1618cm,体重3545kg。雄性角粗大,形似牛角。两角内侧各具一条明显的纵棱;雌性角短小而直。冬季体色银灰色。夏季体色较深,腹部及四肢内侧呈白色。
格玛嘉措
doaj +2 more sources
赤斑羚(NaemorheduscranbrookiHayman,1960)俗称红青羊、红山羊、红斑羚、红岩羊等,属于牛科(Bovidae)羊亚科(Caprinae)斑羚属(Naemorhedus)。赤斑羚虽然早在上个世纪已经被发现 ...
谢燕, 张秩通
doaj +2 more sources
岩羊(Pseudois nayaur)一又名蓝羊、石羊、青羊、崖羊,属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动物生存委员会(IUCN/SSC)收录为低危种。它是一种典型的晨昏性活动动物,栖息于高海拔的高原 ...
刘振生, 曹丽荣, 王小明
doaj +2 more sources
青藏高原,草塘平坦,山体混钝,连绵起伏,一望无垠。极目远望,裸崖陡立,雪山林立。这情景烘托出高原特有的雄伟与壮丽。这里居住着种类繁多,数目可观的有蹄类。有蹄类堪称高原的主人。然而若说它们只驰骋在平坦的草塘和山谷上、就未免偏颇了。高原上的典型有蹄类——岩羊,偏爱高山裸岩不毛之地,终年群居在险峻的石峰之间。岩羊性情胆怯、苛己忍让,把低海拔(实际亦在4000m 米左右)丰美(就高原而言 ...
朴仁珠
doaj +2 more sources
以角外弧长、角内弧长、角基长径、角基周长、角基端距为指标,分析了甘肃肃南祁连山雄岩羊角的生长过程和外形变化。该地区雄岩羊角的年轮形成时间在1月,角的基本生长过程表现为由短变长、由细增粗,大致划分为速增期(3.5岁以前)、减速期(3.5~5.5岁)、缓增期或饱和期(5.5岁以后)。t检验表明,10.5岁以前角外弧长、6.5岁以前角基周长和9.5岁以前角基长径的各年龄平均值间的差异显著(P0.05),其置信区间分别为(58.76±1.90)cm(n=12)、(24.02±0.23)cm(n=42)、(8 ...
杨忠庆, 谢建荣, 车文珺
doaj +2 more sources
为探究宁夏野生岩羊(Pseudois nayaur)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的分子遗传特征,根据GenBank公布的PPR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13对全基因组扩增引物,通过RT-PCR和DNA测序及拼接获取毒株(wild-bharal/China-NXYH/2021株)全基因组序列,借助DNASTAR和MEGA 7.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属于基因Ⅳ系,基因组全长为15 954 nt;在系统进化上 ...
阚龙飞+12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羊是哺乳纲牛科动物中一个比较大的动物类群,其家庭成员分布于世界上除澳洲以外的各个地方。 岩羊(Pseudois nayaur),俗称石羊,崖羊,体长1.1-1.2米,尾长一般不超过20厘米,体重雄性可达70公斤,雌性多在50公斤以下,属大型野生羊类。头部狭长,耳短小而尖。两性均具角,角先向两侧分开,后向外面延伸,雌雄兽角差异较大 ...
梁卫峰, 高桂华
doaj +2 more sources
2004年9月,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大意是中国西部野生动物保护成果显著,岩羊数量急剧增加,目前每平方公里分布数量为世界前列。我因此想起了银川中广网4月9日发表的一篇郭长江记者的报道 ...
高桂华, 张立娜
doaj +2 more sources
通过2004~2009年大连森林动物园的数据调查,从食物的营养价值,环境的丰富度,种群密度三个角度入手,针对大连森林动物园散放区草食动物在半散放混养条件下饲养繁殖及动物群体管理进行浅析,分析其驯养繁殖管理方案的优势,并从可持续利用的自然小生境角度出发,对建立稳定的动物关系群体提出建议。通过分析显示非洲的斑马,澳洲的羊驼,我国西北的岩羊比较适合大连的气候及混养的这种模式,种群数量逐年递增,繁殖状况良好,死亡率也比较低,尤其是岩羊,由于其善攀援跳跃,活动范围广,种群发展最好。长颈鹿,黑斑羚和跳羚适应能力较差,
宋晓东, 张延君, 田秀华
doaj +2 more sources
野生动物的活动节律和家域特征是其为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而形成的生存模式,研究活动节律和家域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野生动物生态适应性,维护生态平衡,并有助于制定科学保护策略。因此,基于北斗卫星追踪项圈监测技术,深入研究了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全年的活动节律和家域特征,以及不同季节、性别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1)岩羊属于晨昏性动物(06:00—10:00、16:00—20:00),4个季节均表现为双峰模式的日活动节律;(2)岩羊全年的活动速率为(0.17±0.51) km/h ...
崔爽+6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