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41 to 50 of about 106 (80)

笼养川金丝猴个体间行为时间分配及空间利用差异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7
2012年11月~2013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内4只笼养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和笼舍空间利用进行比较研究。不同于其他行为学研究,本文利用环境优势将个体区分研究,统计个体对不同类型空间的利用情况来补充并解释川金丝猴的行为选择。结果表明,笼养川金丝猴休息行为最多,占56.80%。个体间在运动、理毛、摄食、自我梳理行为上差异极显著 ...
张明睿 滕丽微 刘振生 王爱善
doaj  

川金丝猴幼仔全人工哺育技术及其个体行为观察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6
本文记述1例笼养川金丝猴幼仔“粒粒”,从出生至169日龄成功地放归笼养群体的全人工哺育技术,同时对幼仔个体行为与母乳哺育幼仔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1)以优质人工乳哺育金丝猴幼仔,补加适量维生素和活性钙,于111日龄添加固体食物以后,随着日龄增长哺乳量递减,固体食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加,206日龄断奶,幼仔健康成活;(2)主要护理技术为育幼期严格调控育幼箱内温、湿度,适度通风、日照,严格消毒和保育人员的精心爱抚:(3)20日龄开始社群行为驯化,145日龄开始放归训练,并逐渐延长放归时间 ...
梁冰
doaj  

金丝猴岛电网的应用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9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分布于秦岭山脉。上海动物园子1995年10月从四川省引进3公4母3幼共10只个体,并为其提供了大面积和开顶式的笼舍进行饲养和展出,提高了游客对动物的观赏兴致 ...
韦丽梅, 张有根
doaj  

一只半野生病死川金丝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7
对神农架保护区大龙潭保护站1只半野生病死川金丝猴的不同部位的肠道内容物进行了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在无菌条件下取十二指肠段、小肠段、盲肠段及大肠段4个部位的肠内容物,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菌和真菌多样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了不同部位肠道的细菌和真菌的丰度、分布、多样性及变化趋势等。发现该川金丝猴肠道细菌主要分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放线菌门 ...
刘 燕 郑常明 李林海 张成林 刘学锋 姚 辉余辉亮 李 莹 杨明海 贾 婷 卢 岩 夏茂华
doaj  

红外相机监测方法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应用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0
2008年3—12月,作者以网格法(500 m×500 m)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布设红外相机,对区内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类和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记录到野生动物25种,其中兽类11科18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和秦岭羚牛(Budorcas bedfordi); 鸟类4科7种,主要包括地面活动的种类如:血雉(Ithaginis
王玉玢 王 军
doaj  

中华秋沙鸭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4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是我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其分布区域十分狭窄,数量也是极其稀少,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同为中国国宝。已被列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濒危动物红皮书(IUCN)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濒危鸟类名录(ICBP)。
杨斌
doaj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carp brain tissue and brain electrode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PDF]

open access: yesSheng Wu Yi Xue Gong Cheng Xue Za Zhi, 2020
Peng Y   +7 more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神农架川金丝猴放松张嘴行为的社会功能

open access: gold, 2019
张尤吉   +15 more
openalex   +1 more source

年龄、性别与行为任务对野生川金丝猴手偏好的影响

open access: gold, 2019
付卫伟   +11 more
openalex   +1 more source

福州动物园圈养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其驱虫效果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8
运用麦克马斯特法调查福州动物园灵长类动物的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福州动物园灵长类动物寄生虫感染率高,其中鞭虫感染率达53.3%。感染强度以环尾狐猴(Lemur catta)的类圆线虫为最高,每克粪便虫卵数(EPG)达18 750个/g; 其次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鞭虫的EPG达18 300个/g。本试验采用2种驱虫药即甲苯咪唑及丙硫苯咪唑对灵长类动物进行驱虫,均达到良好的驱虫效果。本文在野生动物的寄生虫检查中,首次采用幼虫培养法对部分灵长类动物粪便进行培养 ...
唐 耀 陈小丽
doaj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