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 to 10 of about 113 (86)
为了揭示褐柳莺(Phylloscopus fuscatus)巢址选择及其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 2021年5—8月对繁殖于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褐柳莺的繁殖生态进行系统调查,共记录褐柳莺繁殖巢30个,其中97%的繁殖巢筑于人工育树苗的苗圃地;对所有巢的15个巢址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盖度因子(23.451%)、巢隐蔽因子(19.886%)、干扰因子(16.071%)、巢空间位置因子(14.484%)和植被高度(13.690%)是构成褐柳莺巢址选择的重要因子 ...
汪挥胜+3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巢穴为动物栖息、避敌和育幼提供了适宜的空间,了解动物巢址选择的特征对于物种的管理和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爬行类动物巢址选择的特征,以塔里木盆地的2种优势蜥种——新疆中部尉犁县叶城沙蜥(Phrynocephalus axillaris)和南疆沙蜥(Ph.forsythii)为研究对象,对巢址特征因子(巢穴温度、巢穴深度、巢穴湿度、巢口方向和巢口倾角)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2种沙蜥对巢穴选择的倾向性。结果表明:2种沙蜥均能在干旱的土壤中建巢,卵胎生的南疆沙蜥相比卵生的叶城沙蜥巢穴温度更低,巢倾角更大(p ...
钟文+4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2004年3~5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用生境因子测定法对苍鹭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类型是影响苍鹭巢址选择的首要因子,所有的苍鹭均在芦苇沼泽中营巢;巢距人为活动不频繁地距离和植被高度 ...
吴庆明+3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朱鹮(Nipponia nippon)保护计划,促进朱鹮再引入,壮大野外种群规模,2014—2019年7—11月,对河南董寨再引入朱鹮的35个巢址及其周边 3 m×3 m样方的22个生境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结果表明:大多数巢筑于针阔混交林(n=23)和针叶林(n=10)。在野化放飞初期,朱鹮对营巢树种选择相对多样,但后期对大别山低山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显现明显的偏好(n=27,占81.8%)。筑巢树的平均胸径(35.53±9.82)cm,平均高度 ...
朱家贵+6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2006年3~6月,在上海野生动物园百鸟园内对白鹇的巢址选择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和讨论了营巢小生境、营巢背景植物高度、郁闭度、人为干扰、水源、投料点、坡度、巢间距这8类生态因子对白鹇巢址选择的作用,发现在食物充足、繁殖空间环境有限的情况下,隐蔽条件、营巢背景植物高度、坡度依然是影响白鹇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白鹇会通过调节水源和投料点的距离、改变巢的位置、增加巢的密度、选择较高郁蔽度的营巢地来弥补空间环境的不足。
张娟茹, 谢春雨, 倪丽
doaj +2 more sources
2008和2009年的3~5月,对扎龙、洪河、兴凯湖3个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量24个巢址。研究表明,人工巢和天然巢在植被类型、巢基牢固度、巢基类型及距树林距离等因子上差异显著,逐步判别分析表明在区分天然巢和人工巢址生境方面有4个因子发挥重要作用,依照贡献值大小依次是:巢基类型、巢间距、距树林距离、巢基牢固度,正确率达91.7%。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有4种,依次为食物因子、安全因子、取材因子、巢基因子。
段玉宝+4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绿海龟(Chelonia mydas)是国际濒危物种,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巢址的选择对绿海龟繁衍后代极为关键,研究筑巢行为可为其种群恢复及保护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目前,国内外对绿海龟巢址选择的研究并不多见,也不全面,仍有许多未知之处,如沙滩树木对产卵的影响等。由于我国野外上岸产卵的绿海龟极度稀少,很难通过野外种群深入了解它们的筑巢行为,故2019—2020年间,采用红外线视频监控技术研究了11只人工养殖的雌性绿海龟的119次筑巢行为,发现96%筑巢位置位于树木区,仅有4%出现在裸沙区;树木区中80 ...
陈华灵 1# 叶明彬 1# 李满文 1 观玉安 1 李丕鹏 2
doaj +1 more source
采用样线法以巢址为指标在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松鼠的生境保护选择进行了定量研究。使用样线法进行调查,共获取147个巢样方和160个对照样方,对每个样方分别测定了8个环境参数。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松鼠巢址选择的诸因素重要性依次为:林型、生境的郁闭程度、生境所处坡向坡位。松鼠显著倾向于在利用苔草樟子松林,随机利用其他类型樟子松林,而对杨桦林等则倾向回避。松鼠巢树周围的树木密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对照样方。巢址生境多位于南向的中、下坡位。
张立志+4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2011~2013年2~7月,对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嘴蓝鹊营巢最早开始于2月下旬,结束于6月下旬; 第一窝出飞后,即开始另选巢址进行第二窝繁殖,原巢不再利用。红嘴蓝鹊营巢于树上,选择2~4月建巢,均为常绿树种; 5~6月建巢既有常绿树种,也有落叶树种。巢树平均高度(11.12±4.15)m、胸径(26.23±12.85)cm、巢高(7.35±2.80)m(n=13),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红嘴蓝鹊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有3个,依次为 ...
于学伟 王福云 江 志 黄淑芳 胡新波
doaj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