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01 to 110 of about 4,564 (191)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的冠状静脉逆灌注方法, 了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健康成年犬13 条, 随机分为逆 灌注组(n =7)和对照组(n =6)。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A), 逆灌注导管经右颈外静脉送入冠状静脉窦并进一步 插至心大静脉(GCV)远端, 动脉血由左颈总动脉引出, 以自身动脉血压为动力进行持续逆灌注。逆灌注组于LADA 结扎后5 min 开始持续逆灌注, 共6 h ;对照组同样进行插管但不灌注。观察血流动力学、心电图、血清生化及形态学改变。【结果】逆 ...
张成喜, 刘金来
doaj
ACE 抑制剂Ramipril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 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时雷米普利短期干预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凋亡相关基因Fas-L的转录水平及进一步对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雄性Wister大鼠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雷米普利治疗组?治疗组灌胃每天给予雷米普利2.5 mg/kg共2周?2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及循环血AngⅡ水平,并取左心室肌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Fas-L的mRNA的表达?【结果】 雷米普利干预2周后,SBP?DBP和MAP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doaj
摘 要: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对脂肪干细胞(ADSC)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从SD大鼠中提取?分离?培养?鉴定ADSC后,评价ADSC分化能力?将成功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的60只大鼠随机分4组(n = 15/组):PBS组?bFGF组?ADSC组及bFGF+ADSC组?建立心梗1周后分别注射PBS?bFGF?ADSC及bFGF+ADSC,4周后用心脏超声测量心梗大鼠的左室射血分数(EF),取大鼠心脏检测左室梗死面积?微血管密度(MVD)及ADSC分化?【结果 ...
doaj
心肌eNOS表达和NO的改变对糖尿病大鼠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测定不同周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心肌eNOS表达?NO变化及其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 【方法】 阻断和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 I/R 模型,用TTC 染色,测定大鼠心肌 I/R 后梗死面积;免疫印迹分析测定心肌eNOS表达;形态测定(Morphometric)法测定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NT)的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结果】 在 STZ 处理后2周,糖尿病组(2WD)心肌梗死面积比相应周期对照组(2WC)明显缩小,STZ ...
doaj
【目的】研究β肾上腺素受体(β受体)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钠钙交换电流(INCX)调控作用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雄性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和心肌梗死(MI)组,制作MI模型采用经典的酶分离心肌细胞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NCX,予以β受体激动剂salbutamolcAMP激动剂forskolin抑制性cAMP类似物Rp-cAMPS PKA抑制剂H89及Gi蛋白抑制剂后记录INCX的变化【结果】 在正常和梗死后4周心肌细胞,forskolin可使INCX电流密度升高108 ...
doaj
血管紧张素- (1- 7)预处理减轻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 探讨较大剂量血管紧张素- (1- 7) 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48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 4 组, 每组 12 只: 缺血再灌注对照组、血管紧张素- (1- 7)预处理组、血管紧张素- (1- 7)预处理加磷脂酰肌醇- 3 激酶( PI3K) 抑制剂 Wortmannin 处理组、Wortmannin 处理对照组, 观察较大剂量血管紧张素- (1- 7)预处理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左心室收缩压、冠状动脉流量、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释放 ...
何建桂+5 more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