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21 to 30 of about 157 (104)
丹顶鹤雏霉玉米中毒病例报告肖让,许宽(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鹤类研究所)鹤类霉饲料中毒的病例是比较罕见的,而某自然保护区在1991年5月份孵育了丹顶鹤雏19只,当其达3个月龄左右时,其中有16只因喂霉玉米面发病。其发病率达84%,死亡率为12.5...
肖让, 许宽
doaj
今年秋天,苏联的阿拉木图动物研究所环志了1,000只涉禽。其中红颈瓣蹼鹬、林鹬和青脚鹬是用红、黄两种颜色的颈环环志的。在中国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工作者,计划在秋季和冬季对保护区内的部分鸟类进行环志。首先在苍鹭、鹳、鹤等大型涉禽身上进行。
杨若莉, 陆军
doaj
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基本目的,但我国目前保护区现状并不象原先计划的那样好,有些生物资源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甚至步入濒危的行列。如兴凯湖保护区,适于水禽生长发育的湿地生态系统正在减少,土地沙化正在加剧,在此生长的一些水禽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 ...
万书成, 袁 力
doaj
笔者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鸬鹚的繁殖习性和恒温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巢区平均水深305±40mm;平均窝卵数4.2±1.1枚,平均卵重52.0±4.7g;幼鸟生长模型为;恒温能力发育分为发育期和恒温期。
柳劲松+5 more
doaj
以2000年、2007年、2013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辅助资料对扎龙保护区进行提取,在Erdas的支持下实现图像解译,分析景观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3年,扎龙保护区沼泽湿地面积先减后增,但仍以沼泽为基质景观,沼泽面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 草地景观有所减少,耕地面积小幅度增加; 明水面面积变化较大,主要受降水影响。以道路、居民地、耕地作为人为干扰源,选择适合的干扰距离对三者进行缓冲分析,探究人为干扰对丹顶鹤生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人为干扰逐年加大 ...
龙泽旭 龚文峰 袁 力 李 浩
doaj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也是最早进行人工散放驯养繁殖的鹤类。从1979年以来,笔者在鹤类的人工散放驯养繁殖工作中,对丹顶鹤的配偶制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宋胜利, 徐铁林
doaj
2002~2004年3~8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对丹顶鹤育雏期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丹顶鹤种群的有效保护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扎龙保护区,育雏期不同阶段丹顶鹤的育雏生境选择不同,育雏前期,丹顶鹤选择芦苇沼泽,仅局限于以巢址为中心的小范围内活动;育雏后期,丹顶鹤的育雏活动范围开始向外扩展甚至与巢址生境不同,偏爱于开阔度较大且能提供水和隐蔽的苔草沼泽。
吴庆明, 张新刚, 于云飞
doaj
蓝鹤跗跖骨骨折接治成功一病例马建华(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齐齐哈尔161002)蓝鹤(AnthropoidesParadisea)又称大蓑羽鹤,目前仅分布于非洲南部,为南非国鸟。由于其美丽的外表,而成为国内珍贵的饲养观赏鸟,有着重要的生物观赏和...
马建华
doaj
[Cardiac progenitor cells-derived exosomes alleviate myocardial injury by regulating Treg cell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the mTOR pathway in mice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PDF]
He Y, Li Z, Shen L, Shi D, Li S.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5月3日—7日在齐齐哈尔市召开了国际鹤类学术讨论会。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及新闻单位的记者共300余人汇集鹤城。3日下午13时在鹤乡扎龙自然保护区举行了国际鹤类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中国科学院顾问,“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秦力生,本次会议名誉主席陈雷,黑龙江省副省长王连铮,齐齐哈尔市委书记余弘达,市长丛福奎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中国林业部林政保护司副司长卿建华主持 ...
晨鸣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