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 to 20 of about 781 (177)

近年青头潜鸭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变化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0
青头潜鸭(Aythya baeri)是近年来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的极危物种,全球种群数量不足1000只,中国作为其主要分布地,种群数量约为600—800只。松嫩平原是其历史繁殖地,而扎龙保护区是松嫩平原较有代表性且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的大面积湿地,其内青头潜鸭的分布状况对其研究与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野外实地观察及文献,对青头潜鸭在扎龙保护区的分布状况进行了总结,认为目前青头潜鸭在扎龙保护区的分布地主要在保护区的东北部、西北部及东南部。
陈露 1# 郭瑞萍 1# 张琦 1# 王鑫源 1 侯佳音 1 黄胧瑶 1 靳璐 1 吴庆明 1 马建华 2 徐卓 1   +1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扎龙秋季鸟类群落多样性调查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8
2006~2007年对扎龙自然保护区4种生境中的秋季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2006年秋季共记录鸟类53种,分属于11目25科;2007年秋季记录鸟类55种,分属于9目22科,并有扎龙新记录种紫翅椋鸟2只。对4种生境中的鸟类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006年水域鸟类多样性最高,其次是芦苇沼泽、居民区和草原草甸;2007年则是芦苇沼泽鸟类多样性最高,其次是水域鸟类、居民区和草原草甸。
刘福剀, 李枫, 汪清雄, 关雪
doaj   +2 more sources

DDTs沿扎龙湿地典型食物网的传递与富集规律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3
使用逸度模型模拟有机氯农药DDTs沿扎龙湿地典型食物网的传递和富集特征,评估环境中残留的DDTs对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等大型水禽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结果表明:扎龙湿地生物的逸度比值与物种的营养位呈显著正相关(p=0.001),大型水禽与其食物之间的逸度比值较高,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的逸度比值达到6.33,丹顶鹤及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的逸度比值分别高达13.17和14.55 ...
罗金明, 高忠燕, 李洪影
doaj   +2 more sources

鸬鹚繁殖习性和恒温能力发育的初步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4
笔者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鸬鹚的繁殖习性和恒温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巢区平均水深305±40mm;平均窝卵数4.2±1.1枚,平均卵重52.0±4.7g;幼鸟生长模型为;恒温能力发育分为发育期和恒温期。
柳劲松   +5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扎龙湿地丹顶鹤种群数量调查及保护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1
根据野外调查以及人工驯养繁育丹顶鹤的数量统计,研究了近30 a(1981~2010年)扎龙湿地丹顶鹤种群的变动。结果表明,扎龙保护区野生丹顶鹤数量维持在300只左右,是我国最大的野生丹顶鹤繁殖种群,占世界迁徙野生丹顶鹤总数的25%,而这些主要得益于扎龙保护区再建区30 a来,通过严格管护、科学研究、社区共建、环境教育及实施有效补水等一系列举措,使保护区核心区生态完整性和原始性得以保持,湿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5.7%,为丹顶鹤等珍稀濒危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 ...
王文锋   +6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经济现状调查分析与社区发展对策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2
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居民之间具有长期的相互依存关系,二者协调发展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自然保护区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目前有超过5 000人居住,其经济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之间互相影响的机制让人深思。本文以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并分析了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的经济现状,阐明了核心区居民经济现状的客观原因,指出存在的几个问题;(1)收入低,经济来源单一;(2)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3 ...
高晓冬, 孙猛, 郝萌, 邹红菲
doaj   +2 more sources

白鹮的生态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4
白鹮(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别名黑朱鹭,俗称勾勾嘴,为中型涉禽;隶属于鹳形目(Ciconiiformes),鹮科(Threskiornithidae)。由于其体态秀美,嘴形奇异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由于数量不断下降,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笔者于1983年春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地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分布及栖息地白鹮的分布很广,在世界上分布于非洲、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我国;在我国东北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为繁殖鸟。
徐铁林, 王进军
doaj   +2 more sources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回顾与展望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4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建立的两个水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其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及其它珍稀濒危的水禽和它们所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湿地生态系统。扎龙自然保护区素以鸟类资源丰富、鹤类的天堂、生态环境原始、受保护面积处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同类型的保护地的前列而著称于世。正式建区至今已近14年有余,在区内职工的努力工作以及政府和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保护区已由建区之初的10人管理机构、三间草房等基础设施,发展成为融科研、饲养、管护、旅游开发和后勤服务为一体的 ...
许杰, 吕晓平
doaj   +2 more sources

扎龙保护区丹顶鹤育雏生境选择初探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7
2002~2004年3~8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对丹顶鹤育雏期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丹顶鹤种群的有效保护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扎龙保护区,育雏期不同阶段丹顶鹤的育雏生境选择不同,育雏前期,丹顶鹤选择芦苇沼泽,仅局限于以巢址为中心的小范围内活动;育雏后期,丹顶鹤的育雏活动范围开始向外扩展甚至与巢址生境不同,偏爱于开阔度较大且能提供水和隐蔽的苔草沼泽。
吴庆明, 张新刚, 于云飞
doaj   +2 more sources

蓝鹤跗跖骨骨折接治成功一病例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6
蓝鹤跗跖骨骨折接治成功一病例马建华(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齐齐哈尔161002)蓝鹤(AnthropoidesParadisea)又称大蓑羽鹤,目前仅分布于非洲南部,为南非国鸟。由于其美丽的外表,而成为国内珍贵的饲养观赏鸟,有着重要的生物观赏和...
马建华
doaj   +2 more sources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