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21 to 30 of about 1,271 (103)
2021年4—7月,在哈尔滨兆麟公园采用定点观察法、瞬时扫描法对繁殖期鸳鸯(Aix galericulata)日行为模式的时间分配和节律在不同性别、不同阶段、成幼间的差异进行研究,主要观察记录静栖、站立、游走、理羽、觅食、警戒、打斗和飞行等行为,累积观察726 h,共获得173 246条有效数据。结果表明:(1)在日行为时间分配上,不同性别、不同阶段(卵期和雏期)及成幼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静栖是卵期、雏期成年雌雄个体的优势行为,雄性站立和打斗行为显著高于雌性,雌性觅食行为显著高于雄性 ...
NGO THI KIEU TRANG+8 more
doaj
利用样线法调查了鸡西机场周边苍鹭的分布及数量,对栖息在机场西南穆棱河旁的苍鹭进行了活动规律和行为节律的观察,在2011年10月3~7日,通过定点连续观察法记录苍鹭的日活动节律。研究结果显示,苍鹭飞行行为高峰值出现在6:00~8:30、12:00~13:00和15:30~17:00,苍鹭日常各种行为中休息行为、站立行为和理羽行为所占时间比例最高,为82%,晒翅行为在9:00~10:00达到高峰,为31%,其平均飞行高度为65 m,即对机场航班有一定威胁,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宋洋, 韩晶晶, 王超, 许青
doaj
为了明晰食物丰容对猕猴(Macaca mulatta)行为的影响,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86只猕猴进行食物丰容前、后日行为时间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丰容前猕猴在白天通常以休息(日均43.80%)、摄食(日均34.60%)和攀爬移动行为(日均16.40%)为主;(2)丰容后,摄食行为09:00和15:00极显著低于丰容前 ...
淡瑞芳 1 贾天赐 2 许雪明 1
doaj
为探究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差异,2017年3月—2019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有蹄类动物开展野外监测。在15 208个相机有效工作日中,共拍摄到梅花鹿(Cervus nippon)、野猪(Sus scrofa)和小麂(Muntiacus reevesi) 3种有蹄类动物,相对丰富度依次为3.90%、9.72%和39.59%。年活动格局分析表明,梅花鹿和野猪在4月相对丰富度最高,小麂在5月和7月相对丰富度最高,三者均在12月相对丰富度最低 ...
孔凡前+11 more
doaj
野生动物的活动节律和重叠度研究对于制定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策略至关重要。为掌握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野猪(Sus srofa)的活动节律和重叠度,2020年7月—2022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广东大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小麂和野猪进行研究,应用核密度估计、重叠指数及拍摄率等研究小麂和野猪的日活动节律、季节性变化规律和不同林分类型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小麂属于典型的晨昏性动物双峰型,活动高峰06:00—08:00和18:00—20:00,日活动模式比较稳定,不会随季节改变而明显波动 ...
付志高+7 more
doaj
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研究了西藏南部黑颈鹤越冬行为的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结果表明,取食是黑颈鹤冬季的最主要行为,占其日活动时间的73.0%,其次,警戒行为占14.0%,行走行为占5.6%,保养行为占4.5%,静息行为占1.7%,社群行为仅为0.4%。黑颈鹤的全天活动表现出明显的节律性变化,在9:00~11:00和17:00~18:00分别出现一个取食高峰,而在13:00~16:00则出现一个休息高峰和取食低谷。不同群体结构黑颈鹤在不同越冬时期,全天活动中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一定的差异 ...
仓决卓玛, 杨乐, 李建川
doaj
越冬期鸳鸯(Aixgalericulata)日活动行为的时间分配有明显规律性。休息(40%-80%)是越冬期鸳鸯的主要行为.早晨和傍晚是鸳鸯的取食高峰时间。在下午的取食强度高于上午的取食强度。越冬中期(12-1月)鸳鸯的游泳时间相对减少,休息时间相对延长。在雌雄个体日活动行为的差别上,雄性个体理羽行为的时间比雌性个体多;警戒活动大部分是由雄性个体担任;雌性个体的休息时间比雄性个体多。季节变化,气候条件,以及温度、时间对鸳鸯的日活动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
阮云秋
doaj
2019年10月—2021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云岭山脉南部地区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分布和活动节律进行研究。布设相机125台,共收集61个分布位点和283张独立有效照片。结果表明:花面狸在云岭山脉南部地区分布广泛,可利用多种类型生境,但在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活动频率较高;花面狸在海拔2 700~3 700 m活动频率最高,不同季节的活动频率在海拔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花面狸是夜行性动物,日活动节律呈双峰型,活动高峰为20:00—22 ...
段升伟+5 more
doaj
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杭州动物园5只黑猩猩冬季的日活动时间分配及行为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年雌雄黑猩猩的活动以休息行为为主,占比一半左右,而青年雄性黑猩猩以休息行为(36.46%)和移动行为(34.72%)为主。成年雌雄黑猩猩的移动行为(χ2=8.179,P=0.004)和理毛行为(χ2=10.9,P=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休息行为(χ2=19.507 ...
张亚兰 1 #+5 more
doaj
2006年8月至2009年5月,对哈尔滨机场内的毛脚(狂鸟)分布状况、活动时间及各种行为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哈尔滨机场内毛脚(狂鸟)于每年的10月迁来,次年的3月迁走;在场区附近其种群密度高峰期为10月和3月;毛脚(狂鸟)日活动节律高峰值出现在每天的7:00、10:00和13:00左右;毛脚(狂鸟)日常各种行为中停歇行为所占时间比例最高为36.6%;场区内油罐建筑物区域(A区)毛脚(狂鸟)活动频繁,需要引起驱鸟部门的重视。
王建维, 张扬扬, 赵英敏, 许青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