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21 to 30 of about 214 (108)

一例朱鹮微量元素锌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9
2008年4月,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的1只朱鹮背部羽毛严重缺失,病变部位绒羽脱落,片羽羽干质脆易断,中下部羽丝缺失,在距皮肤0.3~0.5cm处折断脱落。实验室诊断发现血液中微量元素锌含量较低,通过补充微量元素锌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庆保平, 翟天庆, 丁海华, 闫鲁
doaj   +2 more sources

基于种群生存力分析的陕西铜川朱鹮再引入种群的可持续性及保护对策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种群生存力分析(population viability analysis,PVA)虽然已经在濒危物种的保护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如何采用PVA分析影响濒危物种种群长期维持的内外因子。经过数十年的保护,朱鹮(Nipponia nippon)野生种群的数量已经从7只增长到约4 400只,若干再引入计划也分别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相继实施。过去的研究表明,种群统计随机性、灾害和种群性比等因素是影响朱鹮野生种群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然而,对影响朱鹮再引入种群长期稳定维持的因素却知之甚少 ...
王华强   +3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朱鹮受精卵人工孵化失水规律的初步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0
众多研究证实鸟类受精卵的孵化失水率与孵化率以及幼雏质量有着密切联系。朱鹮是世界濒危鸟类,但有关朱鹮孵化失水率的研究却比较少见。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人工孵化技术对朱鹮受精卵的孵化失水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出雏受精卵在破壳前的平均失水率和日均失水率分别为(1071±192)%和(043±008)%,均显著高于未出雏受精卵。出雏受精卵在孵化前期(1—9 d)、中期(10—18 d)和后期(19—25 d)的日均失水率相对稳定,而未出雏受精卵则表现出前期日均失水率较高 ...
杨海琼 1 李裕冬 2
doaj   +1 more source

日、中野生鸟兽保护会议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5
应日本国环境厅邀请,由林业部派遣,以林政保护司副司长卿建华为团长、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朱鹮产地政府负责人等六人组成的中国鸟兽保护工作代表团于6月5—14日,参加了日、中野生鸟兽保护会议。会议期间,中、日双方代表就世界已濒临灭绝的珍禽朱鹮的保护繁殖方面的合作,中、日候鸟环志的学术交流和联合拍摄野生动物影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确定,1 ...
张孚允
doaj   +2 more sources

在陕西省洋县发现珍禽朱鹮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1
朱鹮(Nipponia nippon Temminck),俗称“红鹤,是珍贵鸟类之一,国家列为一类重点保护动物。体长:雄鸟783—791毫米,雌鸟679毫米,体重 ...
李焕芳
doaj   +2 more sources

拯救朱鹮战略构想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4
拯救朱鹮战略构想曹永汉,卢西荣朱思g又称朱鸳或红鹤,是一种珍贵涉禽,为当今世界最濒危的鸟类。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东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栖息环境恶化,其数量急剧减少,在1960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上被确定为...
曹永汉, 卢西荣
doaj   +2 more sources

朱鹮的救护?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7
朱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野生朱仅见于中国陕西。中国自1981年开始,已救护朱达17年之久。1990年中国在陕西洋县成立了“朱救护饲养中心”。至今,已抢救了野外病伤弱幼鸟25只,成活12只,人工繁殖23只,成活20只。“救护中心”现存朱总数为32只。
席咏梅   +4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动物资源大省的保护难题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4
210种动物面临销声匿迹 记者手中一份由安徽省动物保护协会提供的资料令人悲哀:华南虎、朱鹮、丹顶鹤已在安徽绝迹 ...
吴国辉
doaj   +2 more sources

朱鹮分布区的气候特征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5
朱鹮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张立新(陕西汉中地区气象局)1.资料来源朱鹤的数量分布等引自陕西省外损保护观察站,气象资料抄自汉中地区气象局,部分乡降水观测点资料引自汉中地区农业气候区划,卫星遥感资料引自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2.朱鹤的分布2.l行政分布:据陕...
张立新
doaj   +2 more sources

朱鹮雏鸟几种非传染性疾病的原因与防治概述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4
为做好朱鹮的迁地保护工作,进行人工繁育是短时间内提高种群数量的最有效措施。浙江省德清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自2008年从陕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引入5对朱鹮,通过5 a努力,目前存栏数已达118只,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本文以朱鹮浙江种群的人工繁育工作实践为基础,结合现有的相关文献,对浙江省德清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2008~2012年饲养的138只朱鹮雏鸟的非传染性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阐述了其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主要疾病包括:腿部疾病4种(10例,占7.25%):船桨腿、卷曲趾、
葛云法 尹兆正 丁良冬 俞建昌 邵丽霞 章金泉 方盛国
doaj   +1 more source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