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51 to 60 of about 214 (108)

汉中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6
经汉中行署批准,汉中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1986月1月11日在汉中市成立。汉中地区,位陕西省南部,北接秦岭、南倚巴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类型复杂,野生动物资源种类较多,有鸟类288种,兽类115种,还有一些两栖爬行动物,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陕西有六种,汉中就有五种,其中的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种类,闻名中外。1980年重新发现的“秦岭一号朱鹮群体”,是现存的唯一朱鹮种群,该种群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保护下,由当时的7只已繁衍到21只,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朱鹮的保护,经林业部批准 ...
王中裕
doaj  

中国鹮科鸟类研究现状及展望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6
鹮科鸟类属鹳形目的大型鸟类,全球纪录有33种,中国记录有5属6种,即黑头白鹮、白肩黑鹮、彩鹮、朱鹮、白琵鹭和黑脸琵鹭。白肩黑鹮我国已经绝迹,其他种类亦处于濒危状态。为保护这些珍稀物种,国内外学者在鹮科鸟类研究和保护中付出了艰辛努力,并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1979年至今,国内发表的鹮科鸟类研究论文共计438篇,分别为朱鹮366篇、黑头白鹮8篇、黑脸琵鹭38篇、白琵鹭20篇、彩鹮6篇。本文通过对我国鹮科鸟类的研究进行分类、分析和概述,总结出中国鹮科鸟类的研究规律和发展趋势 ...
李国富 尹伟平 李晓民
doaj  

朱鹮的厄运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2
濒危鸟———朱鹮(Nipponia nippon Temminck),目前在全世界仅存10余只,不能不引起鸟类学家最大的关切。无容置疑,须大力保护。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除了野外调查,追踪寻迹外,介绍些资料给同行也有必要。为此,参照日本鸟类学家山階芳磨(1975)对朱鹮的论述,并结合我国有关文献予以增添,故称编译,有关我国秦岭朱鹮的现状,请参阅刘荫增所发表的多篇报导。
刘长江
doaj  

朱鹮粪样睾酮和雌二醇水平的初步测定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7
本试验通过粪样睾酮(T)和雌二醇(17β-E2)水平的测定,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朱鹮粪样激素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雌鸟粪中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雄鸟,分别为672.65±97.39 ng/g和68.28±32.03 ng/g;雄鸟粪中睾酮水平显著高于雌鸟,分别为2527.95±1100.51 ng/g和327.77±132.62ng/g。以粪样代替血样,作为一种非损伤性的采样方法,在自然状态下监测朱鹮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为进一步开展朱鹮的生殖内分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周宏超, 范光丽, 吴浩
doaj  

朱鹮幼鸟的生长发育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5
朱鹮 Ntpponia nippon (Te-mminck)是鹳形目鹮亚科中的一种濒危鸟。19世纪,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等地有11个历史分布点区,在苏联、朝鲜、日本都曾有分布。到本世纪中,火片的树木被砍伐,朱鹮的栖息地生态严重破坏,再加上捕猎,其数量急剧减少。现在知道的只有残存于日本佐渡岛的三只,朝鲜一只及我国陕西省秦岭地区的一群十几只朱鹮。据 G. W.
王淑卿, 杨荷芳, 王德成
doaj  

一片痴心在朱鹮──记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副站长翟天庆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6
一片痴心在朱鹮──记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副站长翟天庆他虽没干过一番惊天动地的壮举,可凭着他那执著的追求,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他的伙伴们常年钻深山翻野岭,为朱等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创出了奇迹,使濒临灭绝的朱群体由1981年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现在的60多...
李斌
doaj  

忆朱鹮 觅朱鹮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3
朱鹮这种濒于灭绝的世界珍禽,在我三十多年来探索大自然和考察研究甘肃省鸟类的实践中,给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尤其是在近几年来世界著名鸟类学家们,对朱鹮万分关切,大声急呼,怀着万分珍惜的心情,千方百计地在各地追踪寻迹,挽救这种眼看就要灭绝的珍禽的时刻,更引起了我对和朱鹮打交道的往事回忆。中国动物学会于1964年7月8日—18日在北京举行了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我提出“甘肃省部分地区鸟类调查报告”论文中报导了关于我在甘肃采到朱鹮的情况。去年日本科学工作者与中国科学院联系 ...
窦振威
doaj  

浙江德清野化放飞朱鹮越冬期的觅食地选择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浙江德清于2014年开展朱鹮(Nipponia nippon)野化放飞,初步建立了我国南方的第一个朱鹮野化放飞种群,但目前对该种群越冬期的觅食地选择情况尚不完全清楚,制定保护对策缺乏依据。2024年1月,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确定了浙江德清野化放飞朱鹮的觅食地,并采集36个觅食地样方的生境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德清朱鹮越冬期觅食地的主要特征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在越冬期,德清朱鹮主要在“晾晒”养殖塘、养殖塘边坡与冬水田觅食;朱鹮选择利用的养殖塘边坡较缓,均不大于22°,且水深不超过20 cm ...
邱国强   +7 more
doaj  

朱鹮保护十年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1
自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找到近二十年未见的朱鹮,至今已10年了。这10年中,在林业部和省、地、县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经过保护管理及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不但使朱鹮这一濒临灭绝的鸟类及其栖息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而且种群数量也由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了五十多只(繁殖累积数),成绩是十分显著的。朱鹮的保护不仅为全国所注目,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范志勇, 宋延龄, 路宝忠
doaj  

两只中国朱鹮引起起世人关注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9
我国赠送给日本的两只珍稀奇鸟朱鹮,不久将作为两国友好使者东渡扶桑.1998年12月,这对名叫“洋洋”和“友友”.的“小夫妻”,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朱鹮又名朱鹭,是当今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称.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在地球上仅存137只,堪称比大熊猫还珍贵的鸟类.令人欣慰的是,在我国境内就有136只,另外一只在日本,被日本视为国鸟.据了解,1960年第十二届世界鸟类保护会议将朱鹮列为“国际保护鸟”,在我国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乱砍滥伐、使用农药化肥、工业污染等造成的自然环境的恶化,
日子
doaj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