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41 to 50 of about 133 (116)
2004年9月~2005年7月,对新疆天山东部、北塔山、阿勒泰山和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的雪豹活动痕迹进行调查,分析其栖息地选择。通过对171个痕迹标记样方和123个对照样方的分析,用卡方适合度检验和二项式检验分析雪豹栖息地选择差异;用主分量分析确定其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雪豹对海拔、地形、植被类型、放牧状况及生境平坦度几项生境特征均有选择性,尤其对海拔、地形、植被类型和生境平坦度选择性明显;②众多生境特征中,生境平坦度和植被类型是雪豹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地形次之;③在生境平坦度中 ...
Chundawat R S+5 more
core
大鸨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越冬栖息地多选择靠近湿地的农田滩涂,主要以麦苗和其他农作物为食。河南省的黄河流域湿地滩涂及农田是大鸨最稳定、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和迁徙中转地。数量较大的大鸨集群主要出现在黄河滩区—长垣段及黄河滩区—三门峡段,沿黄河流域—郑州段的大鸨数量由于黄河流域湿地的过度开发及人为干扰严重而呈下降趋势。本次调查对近10年来越冬大鸨在河南省的种群数量、分布区域、保护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为大鸨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赵文珍 王恒瑞 赵宗英 刘冰许 郭 凌张建华 李进萍 马小峰 郝志香
doaj
选择吐鲁番盆地沙质荒漠区,以子午沙鼠为模型研究典型荒漠鼠种的微栖息地选择和取食对策。结合网格样方法和人工食物盘法通过对目标种采食点与灌木(高度在1m以上)的距离(≤1m,≤2m和>2m),采食点地形地貌(土质-沙质,谷地-沙丘)的分析确定目标种的微栖息地选择;通过目标种对食物盘的取食强度(放弃密度GUD)确定目标种的微栖息地选择偏好。结果显示,目标种对距灌木≤2m点和≤1m点的选择差异不显著,对于≤1m和>2m的点选择差异显著;对于≤2m点和>2m点的选择差异显著 ...
地拉娜·艾力肯+2 more
core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clinical isolation of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 and application of carbapenemase inhibitor enhancement test. [PDF]
Li H, Zhong Y, Yan Q, Liu W, Liang X.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及IUCN极危(CR)物种,野外种群数量4 000只左右。江西鄱阳湖是全球白鹤最主要的越冬地,几乎全球整个白鹤种群(超过99%)在该区域越冬。学者研究显示:气候、水位、生境类型、人为干扰等因素会对白鹤停歇地及越冬地的种群数量、活动节律、食性等产生影响。白鹤春秋迁徙期会以不同的策略,沿着相似的路线迁徙,具有一定的专一性。白鹤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对栖息地有选择偏好。近年来,人工生境成为白鹤重要的觅食越冬地。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
刘 鹏 1 孙志勇 1 刘美娟 2 韩卫杰 1 刘 俊 1 冯莹莹 1 张壹萱 1 雷小勇 3 宋 琼 4 黄晓凤 1
doaj
新疆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雪豹(Uncia uncia)栖息地选择与种群密度研究
雪豹(Uncia uncia)是一种仅分布于中亚高山地区的珍稀物种,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并被CITES列入附录I,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外学者曾对雪豹的分布、食性及活动规律等开展过广泛研究,国内对其分布和生态仅有少量报道,为此开展雪豹的栖息地选择与种群密度研究对分析雪豹濒危原因和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04年10月~2005年12月作者运用痕迹分析、食物量估算、红外相机自拍等调查方法3次赴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雪豹的分布、栖息地选择和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 ...
徐峰
core
2008年12月,在大兴安岭地区松岭林业局壮志林场对貂熊冬季生境进行了调查,并利用Vanderploeg&Scav-ia选择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貂熊冬季喜欢栖息在海拔600~800 m,雪深较厚的东向或北向缓坡上,选择在距河流500~1 000 m,郁闭度为40%~60%,隐蔽度30%~50%,乔木密度>80株/100 m2和倒木数>10株/100 m2的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阔叶林中活动,而要求距铁路和公路距离大于5 km,距居民点距离大于20 km。
朱世兵+3 more
doaj
2004年9~10月,对新疆北塔山地区雪豹(Unicaunica)栖息地选择进行了调查。在选定的15条样带上测定了59个利用样方及30个任意样方的6种生境特征(海拔、地形、植被类型、生境平坦度、放牧状况和坡向),其结果如下:Vanderp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表明:雪豹对海拔、地形、植被类型、生境平坦度和坡向存在选择性:(1)雪豹偏好利用海拔2000~2200m,而避开2600~3000m区域;(2)倾向于悬崖底部和山嵴,避开山坡和山谷;(3)偏好于灌丛,避开森林;(4)避开平坦的开阔地;(5 ...
Bariushaa Munkhtsog+3 more
core
动物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动物必须适应它们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求得统一。本文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专题论述动物如何避暑的生态现象。动物避暑方法多种多样,现综合以下五种:1.最适栖息地的选择热带草原的夏天,骄阳似火,地面温度最高可以上升到60℃以上。象和狮子不得不躲避阳光的直晒,到树荫下去休息。伸展着身体,肚子贴着地面,这样可以使潮湿地面略予其凉爽。有时,还爬到树干上,在通风的树枝间午睡 ...
张世义
doaj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驼鹿种群数量及空间分布调查
2022年3月下旬,利用固定翼无人机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驼鹿(Alces alces)进行航拍调查,估算及分析保护区内驼鹿的种群数量、分布密度和生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获取无人机影像17 818张,无人机样带拼接面积为206.9 km2。结合目视解译方式识别驼鹿并据此建立驼鹿无人机影像解译标志库。根据无人机样带解译结果,得到驼鹿的种群密度为(0.174±0.038)只/km2,估算出保护区驼鹿的种群数量为310~484只。驼鹿的分布及生境选择中生态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驼鹿主要分布于海拔400~
王劭文+5 more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