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81 to 90 of about 133 (116)

鹤鸵繁殖笼舍的基本设计要求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8
双垂鹤鸵性机警凶猛,人工饲养较难繁殖。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鹤鸵的笼舍经过2009年的搬迁改造,同时改善和提高饲养方式和饲料组成等,实现了由之前的不能繁殖到近几年成功繁殖出17只鹤鸵,笔者认为这跟搬迁后的笼舍结构和环境改善有很大的关系。根据鹤鸵自然栖息地和行为特点,以及多年成功饲养和繁殖的经验,鹤鸵的繁殖等自然行为的表达,以及动物健康、操作安全保障,与笼舍环境、硬件设计密切相关。本文从鹤鸵笼舍的场地选择、面积、结构、隔障,以及植被和水的要求、地面材质、温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和探讨 ...
闫 涛 李梅荣 王国栋 赵玲玲 刘红珍 祝朝怡
doaj  

白马雪山中华鬣羚种群数量和分布初步调查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3
中华鬣羚是CITES附录I物种,已被IUCN列为近危种,是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内鲜有鬣羚种群数量的报道。2011年10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白马雪山鬣羚的数量进行调查,共在白马雪山叶日片区布设9条样线总计48.3 km。研究表明,叶日片区为鬣羚的理想栖息地,区内鬣羚种群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58±1.25头/km2,整个叶日片区约有鬣羚140头,80%的置信区间为72~208头。本研究还发现,鬣羚在叶日片区内具有来自狼等肉食动物的捕食风险。在生境选择上,鬣羚偏好利用高山栎林带,样线调查中鬣羚的主要粪堆 ...
陈永春, 肖林, 李学友
doaj  

波斑鸨(Otis undulata macqueenii)繁殖行为研究

open access: yes, 2002
本文通过对栖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木垒波斑鸭野外考察,观测研究其繁殖期间的行为,并对亲鸟昼间活动谱、栖息地选择、繁殖成功率、雏鸟生长发育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波斑鸭在繁殖期表现的各种行为并非杂乱无章,而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种(或亚种)的特异性。在繁殖期间,雄鸟的炫耀行为表现得最为明显,雌鸟则具有明显的护巢和护雏行为。繁殖期间,5:30-7:00和18: 30-19: 10为雄鸟炫耀高峰期;17:30-18:30和19: 10-19:30以觅食为主,中午一般躲在灌丛里避荫休息。伏巢雌鸟每天早晚各离巢1次 ...
邵明勤 
core  

七星河保护区苍鹭巢特征及巢周环境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2
2011年4月,在七星河保护区内用生境因子测定法、样方法对苍鹭的巢选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七星河保护区苍鹭巢为地面型,均营巢于芦苇沼泽,窝卵数以4~5枚卵居多(84.21%);(2)巢外径为95.31±1.30 cm,巢内径为40.29±0.54 cm,巢高为57.51±1.91 cm,巢深为11.51±0.35 cm;(3)巢周水深为42.18±1.94 cm,距道路距离为446.58±13.9 m,巢周芦苇高度为323.12±3.87 cm,密度为263.17±4.20根/m2,直径为8.
朱井丽, 吴庆明
doaj  

繁殖期荒漠鸟类群落与自然植被的相关格局/The Correlation Pattern between Breeding Desert Bird Communities and Natural Vegetation in Fukang, Xinjiang[J]

open access: yes, 2011
为探讨植被结构和物种组成对鸟类群落多度分布的影响,于2010年5~8月,在阜康地区所涵盖的显域植被梯度带(梭梭、琵琶柴及蒿属荒漠)内分别布设3~4条样线,调查繁殖鸟类群落多度分布及植被参数.借助平均高度和盖度反映植被结构,平均物种数目反映植物组成.从鸟类群落中抽取显著正相关鸟种组合及狭分布鸟种组合,将不同的鸟类组合与植被参数代入DCCA排序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如下:(1)繁殖期鸟类群落对植被结构的响应较大,累积解释量达50.6%,灌木盖度与第一轴的相关系数为-0.998 ...
CHEN Ying   +12 more
core  

Evaluating surrogates of genetic diversity for conservation planning. [PDF]

open access: yesConserv Biol, 2021
Hanson JO   +9 more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马来熊的研究现状及保护对策探析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1
马来熊是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其生物学信息缺乏,也缺乏科学的保护和管理对策。本文通过回顾关于马来熊的研究文献,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并针对种群分布现状提出科学保护和管理对策。关于马来熊的研究主要见于野生种群现状、野外生态及圈养种群的饲养管理等,其中野外生态主要集中于生境选择利用、家域特征、行为节律、食性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个体生态学或种群生态学规律。针对马来熊的保护和研究现状,应采取加强立法、推行宣教、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建立保护区 ...
马雪洁, 夏菊兴, 刘群秀
doaj  

金雕(Aquila chrysaetos)繁殖生物学及其种群生存状况研究

open access: yes, 2013
该项目内容涵盖两大部分:金雕繁殖生物学观测,金雕生存现状调查,于2010-2012年分别采用焦点取样法、问卷调查法、路线调查法及野外定点直接观测法等,分别对新疆北部天山余脉、卡拉麦里等金雕(Aquilachrysaetos)繁殖地的分布现状、种群数量、密度、环境状况、繁殖期行为和巢址选择进行了调查,针对5对金雕家庭,累计观测了89天,行为记录长达911小时。同时,测量了16个巢区的38处巢。首次构建了金雕行为谱,描述定义了繁殖期亲鸟及雏鸟的行为19类68种,在整个孵化期,亲鸟以坐巢为主,占95.28 ...
马鸣
core  

Study on Population Ecology of the Goitred Gazelle, Gazella subgutturosa

open access: yes, 2008
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为IUCN红皮书易危种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种群数量不断下降,已引起相关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关注。对其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十分迫切。 2005-2008年,在中国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鹅喉羚准噶尔亚种(Gazella subgutturosa sairensis)的种群生态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鹅喉羚的社群结构、采食习性、栖息地选择、冬季繁殖期昼间行为和活动节律,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和保护对策。春季鹅喉羚以雄性群居多(52.82 ...
乔建芳
core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