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91 to 100 of about 358 (157)
平山野生动物实验场鹿场1993年3月至9月间,成年梅花鹿和马鹿、4月龄仔鹿先后发病。共计死亡34只。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细菌学检查,确诊本病系由坏死杆菌(Fusobacteriumnecrophorum)引起的坏死杆菌病。用大剂量青霉素、链霉素、氨基比林治疗效果良好,并有预防作用。
钟立成+3 more
doaj
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从书本上知道了在海南岛有一种美丽而又神奇的鹿——海南坡鹿。说其美丽是因这种鹿的体型略小于梅花鹿,但是体态健美、动作敏捷,善跳跃,能够轻易地越过2米高的障碍物,海南岛三亚市著名风景区——鹿回头就缘自坡鹿化成的黎族小伙与美丽的黎族姑娘的传说 ...
宋延龄, 曾治高
doaj
为探究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差异,2017年3月—2019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有蹄类动物开展野外监测。在15 208个相机有效工作日中,共拍摄到梅花鹿(Cervus nippon)、野猪(Sus scrofa)和小麂(Muntiacus reevesi) 3种有蹄类动物,相对丰富度依次为3.90%、9.72%和39.59%。年活动格局分析表明,梅花鹿和野猪在4月相对丰富度最高,小麂在5月和7月相对丰富度最高,三者均在12月相对丰富度最低 ...
孔凡前+11 more
doaj
从目前增产再生茸产量的报道看,在鹿脱盘前控制光照是最好的方法。泰荣前1985年报道了试验组比对照组再生茸产量提高310.67%。但是,在锯完头茬茸后再进行一次控光(延长日照时间),即在鹿生茸前期和生茸后期共进行二次控光时对再生茸产量的进一步增加有无影响,目前尚未见到报道。笔者于1990年2月到9月在吉林省松花湖实验林场鹿队进行了增产梅花鹿再生茸的两次控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马泽方, 许文书
doaj
梅花鹿(Cervus nippon)是温带森林中的重要有蹄类动物,亦是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捕食的主要猎物之一。黑龙江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东北虎跨境廊道,其野生梅花鹿种群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野外灭绝,在保护区内,拟通过对圈养梅花鹿的行为野化,促进梅花鹿野外种群的快速恢复。然而,在行为研究过程中,瞬时扫描取样法虽然被广泛运用,但瞬时扫描具体采样间隔的科学性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在5、10、15、20、30、60 min不同采样间隔内得到梅花鹿的不同行为持续时间 ...
邢燕+7 more
doaj
伊春林区查处了一起违法走私倒卖鹿产品特大案件伊春林区是国家重点林区,除有林副山特产品、野生植物之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境内有驼鹿、马鹿、梅花鹿栖息繁殖。近几年来,伊春市委、市政府、伊春林业管理局,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十分重视,积极采取措...
孙立涛
doaj
Study on medicinal food plants in the Gaoligongshan Biosphere Reserve, the richest biocultural diversity center in China. [PDF]
Cheng Z+7 more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9月17日上午,80只人工驯养的梅花鹿在吉林省长春市的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被放归大自然。据了解,将驯养的梅花鹿放归野外实施野化,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吉林省林业厅副厅长乔恒说:“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使它能够成为丰富物种多样性,拯救与恢复濒危物种的示范 ...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