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 to 10 of about 2,226 (171)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以风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生产、传输和调度对气候状况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中的气候服务显得至关重要。为深入了解风能资源开发领域的气候服务技术现状,并探索未来风电开发中的气候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研究综述了全球风能资源长期变化趋势、气候变化对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的影响及风能开发与气候环境和谐发展等方面的技术进展,讨论了未来风能资源高效利用所面临的挑战。针对未来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和安全运营指出:全球和区域气候数值模式为风能资源开发潜力预估提供了必要条件,但需通过多模式集合和“观测约束 ...
常蕊+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随着以国家、城市和企业等为代表的全球气候治理主体纷纷宣布碳中和愿景并制定一系列碳中和路线图,全球气候治理已经形成了各主体广泛参与、共同治理的新格局。城市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对象,也是全球气候治理的行为主体。在全球迈向碳中和进程下,城市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将得到深化,体现了城市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尽管碳中和进程给城市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城市气候行动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展望未来,城市需要抓住全球碳中和契机,建构城市碳中和伙伴关系 ...
汪万发, 张彦著
doaj +1 more source
碳中和背景下美国回归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影响及中国应对 [PDF]
碳中和背景下,中美两国的竞合关系将显著影响全球气候行动。拜登政府上台后对内对外气候行动均锚定1.5 ℃目标,通过重返《巴黎协定》、召开领导人气候峰会等举措重新领导全球气候治理,重视气候投融资并多渠道寻求能源系统的多边合作。虽然应对气候变化有望成为中美目前极少数合作的亮点,但美国可能通过加强与传统盟友合作、酝酿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措施提高对中国气候行动的要价。中国可从加速制定“3060”双碳目标路线图、完善碳定价机制的国内行动,强调中美气候互利互信底线、拓展中欧气候合作深度的双边互动,以及加强南南合作、共建 ...
张宇宁, 王克, 向月皎, 邱晓洁
doaj +1 more source
在全球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以气候资金为核心的气候援助日益重要。发达国家试图以气候援助作为扩展对外影响的政策工具,寻求碳中和时代的全球权势地位,为本国低碳产业开拓海外市场。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气候援助出现以下显著进展:扩大气候资金规模;支持受援国重大的能源转型与电力互联项目,引导发展中国家弃用煤电,塑造区域乃至全球能源秩序;开展气候安全治理,防范由气候变化引发的安全风险;加强性别关怀,提升女性的适应能力。同时,发达国家的援助存在行动缺乏必要力度、内涵界定缺乏规范、贷款比例过高 ...
张锐+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下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情景展望分析 [PDF]
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和挑战。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已有195个缔约方签署了《巴黎协定》,确定到本世纪末前实现2℃温控目标。基于《巴黎协定》2℃温控目标,对全球未来能源需求和供应进行了展望分析,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路径和能源情景。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情景研究中进行了3方面的创新。一是利用S曲线及机器学习方法对工业、交通、建筑部门进行了终端用能需求预测;二是在综合评估模型MESSAGEix中,引入跨区域电力互联运算模块和模拟技术 ...
侯方心+6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建成投产可能带来的对局地和周围的地表特征和大气交换特性的改变,以及对局地乃至区域气候产生的潜在影响日益受到关注。为研究甘肃河西走廊酒泉千万千瓦基地的大型风电场的长期气候效应,向区域气候模式(RegCM)中添加风电场的参数化模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大型风电场作用下:1)白天大气边界层高度、不稳定度和垂直风切强度增加,夜间机械湍流变化不大;2)风电场及其下游地区低层大气升温,幅度可达0.3℃;3)地形波加强,促进高空的动量下传,局部地区风速增强;4)周边地区对流降雨日增加1~1.5日/年。
胡菊, 王姝
doaj +1 more source
Analysis on the reliability of reanalysis surface flux datasets for China(我国范围内多个再分析地表通量数据集的可信度分析)
利用NCEP/NCAR (NCEP1)、NCEP/DOE(NCEP2)及ECMWF的再分析地表通量(感热和潜热通量)资料,以及由经验公式计算得出的我国地表通量的气候值(以下简称气候值),采用可视化分析、统计分析和天气气候学诊断方法,分析了三组再分析数据集的地表感热、潜热通量,以及基于地表热通量的鲍文比和地表热源在不同季节的空间分布和年变化,并与气候值做了比较.结果显示,尽管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如三组再分析数据集潜热通量的值明显偏大),但不同再分析地表通量所反映的我国不同季节地表感 ...
HANXing(韩兴), TANGYan-bing(汤燕冰)
doaj +1 more source
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陆续提出碳中和目标,中国在2020年提出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期目标。首先梳理了全球碳中和形势,并分析了各国自主贡献目标雄心、具体履约情况以及2020年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其次,从应对气候变化“责任心”、“行动力”、“承压力”3个维度构建了全球碳中和发展指数,旨在评估各国碳中和进程及绩效。最后,对覆盖全球85%以上碳排放总量且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共50个国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欧盟各国在责任心、行动力和承压力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引领全球碳中和形势 ...
张士宁+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制约,深入研究农业气候资源是进行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前提和基础.以金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的气象数据,提取表征光、温、水等条件的指标,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金华市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研究了农业气候资源精细化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金华市光、热、水等资源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上半年雨热同步,下半年光温优越;呈现热量资源增加、水资源稳定、光能资源减少的气候资源趋势;并且受地形影响,气候资源的垂直分布差异较大,热量资源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西南山区迎风坡一带为降水高值区.
CAIMin(蔡敏)+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城市能源供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现有的城市能源规划研究较少考虑极端天气事件对城市能源系统的影响。基于天气历史数据与极端天气条件下系统运行情况生成极端天气情景,提出融合常规情景与极端天气情景的城市能源规划模型架构,并以厦门市的城市电源规划为案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当考虑以“十年一遇”或“五十年一遇”台风为例的极端天气时,城市能源系统20年的设计与运行综合成本将比不考虑极端天气事件时分别高1.8%和1.1%,同时适当增加气电的比例有助于提升城市能源系统的气候韧性 ...
景锐, 韩晖, 林剑艺
doaj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