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31 to 140 of about 990 (150)
Some of the next articles are maybe not open access.
基于改进Ibarra-Medina-Krawinkler材料模型的RC圆柱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
, 2021该文基于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结构性能数据库中的76根弯曲破坏及弯剪破坏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圆柱试验数据,以峰值指向型改进Ibarra-Medina-Krawinkler (I-M-K)材料模型作为恢复力模型,采用OpenSEES有限元平台对所选择的RC圆柱试验数据进行数值模拟,识别得到了每一RC圆柱的恢复力模型参数。选取RC圆柱的15个基本设计参数为基本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分步拟合,获得了RC圆柱恢复力模型参数的经验预测公式(值 ...
代旷宇, 于晓辉, 王硕, 吕大刚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 2012
为进一步改善现行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构件双向不等刚度和翼缘局部屈曲过于集中等力学性能缺陷,该文提出了采用翼缘钢板卷边的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类型。以拉结板条间距作为基本参数,对4个按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强轴布置的足尺试件进行了恒定竖向荷载下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了试验过程中PEC柱卷边钢板组合截面翼缘钢板局部屈曲和混凝土部分裂缝开展与压溃发展过程,得到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PEC柱的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与延性、变形模式与破坏模态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
方有珍, 陆承铎, 曲延全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为进一步改善现行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构件双向不等刚度和翼缘局部屈曲过于集中等力学性能缺陷,该文提出了采用翼缘钢板卷边的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类型。以拉结板条间距作为基本参数,对4个按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强轴布置的足尺试件进行了恒定竖向荷载下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了试验过程中PEC柱卷边钢板组合截面翼缘钢板局部屈曲和混凝土部分裂缝开展与压溃发展过程,得到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PEC柱的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与延性、变形模式与破坏模态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
方有珍, 陆承铎, 曲延全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修正的Giuffre-Menegotto-Pinto钢筋滞回本构模型
, 2018针对Giuffre-Menegotto-Pinto钢筋滞回本构模型(MP模型)发生小幅卸载再加载履历(小幅循环)时存在应变和刚度突变、高估材料强度缺陷的问题,通过定义钢筋材料的弹性域半径引入新的小幅循环判别方法,将小幅循环分为2种类型,提出对小幅反转点重新赋值的修正方法,消除不合理的履历;应用修正后的MP模型和Mander混凝土模型,开发基于空间纤维梁单元理论的RC结构弹塑性分析程序;分析含小幅循环的钢筋滞回曲线、模拟RC柱的拟静力试验结果,检验修正方法的有效性.
谢旭 雷燕云, Xie Xu Lei Yan-yun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聚酯纤维机织物-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膜材双轴剪切力学性能试验
, 2015为研究聚酯纤维机织物-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P-PVC-PVDF)膜材的双轴剪切力学性能, 提出了工程剪应变计算方法、改进的剪应力计算方法和应力加载方法。基于自主研制的双轴拉伸试验机, 对P-PVC-PVDF膜材进行了双轴剪切力学性能试验, 得到了膜材剪应力-剪应变曲线、剪切模量和滞回环面积。分析结果表明, 剪应力由正变为负后, 各力学参数有所差异, 但均在加载一次后趋于稳定。当剪应力的上下限设定为±2 kN/m时, 稳定后的剪切模量范围为11~13 kN/m。 通过对比证明 ...
王利钢, 陈务军, 高成军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 2014
采用电化学沉积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NiCo/Cu多层结构纳米线,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纳米线的形貌和微观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阶梯电位时间,制备的铁磁层厚度为100 nm,非铁磁层厚度为10 nm.结合选区电子衍射技术(SAED)与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XRD),确定多层纳米线的晶格结构是面心立方(FCC).在分析多层纳米阵列的微观结构之后,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磁滞回线.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加,多层纳米线的矫顽力升高 ...
杨皓哲+6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采用电化学沉积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NiCo/Cu多层结构纳米线,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纳米线的形貌和微观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阶梯电位时间,制备的铁磁层厚度为100 nm,非铁磁层厚度为10 nm.结合选区电子衍射技术(SAED)与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XRD),确定多层纳米线的晶格结构是面心立方(FCC).在分析多层纳米阵列的微观结构之后,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磁滞回线.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加,多层纳米线的矫顽力升高 ...
杨皓哲+6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 2015
截面弯矩-曲率滞回规则是钢-混凝土组合梁最重要的力学特性之一,该滞回模型的建立为组合箱梁结构的弹塑性分析提供了可行性。利用幂函数插值方法,考虑剪力连接度对组合箱梁截面弯曲刚度的影响,提出了考虑界面滑移的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正向、负向截面弹性刚度及截面屈服弯矩计算方法,建立了组合箱梁截面弯矩-曲率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在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组合箱梁正向及负向刚度退化规律表达式,并进一步提出了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截面弯矩-曲率最大点指向型滞回模型,将该模型的分析结果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
周旺保, 蒋丽忠, 李书进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截面弯矩-曲率滞回规则是钢-混凝土组合梁最重要的力学特性之一,该滞回模型的建立为组合箱梁结构的弹塑性分析提供了可行性。利用幂函数插值方法,考虑剪力连接度对组合箱梁截面弯曲刚度的影响,提出了考虑界面滑移的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正向、负向截面弹性刚度及截面屈服弯矩计算方法,建立了组合箱梁截面弯矩-曲率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在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组合箱梁正向及负向刚度退化规律表达式,并进一步提出了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截面弯矩-曲率最大点指向型滞回模型,将该模型的分析结果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
周旺保, 蒋丽忠, 李书进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人工模拟降水条件下旱作农田土壤“Birch效应”及其响应机制
, 2015降水事件引起干土复湿刺激土壤CO,脉冲释放的现象被称为“Birch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水刺激土壤“底物供给”增加或引起土壤“微生物胁迫”所致。为深入了解土壤“Birch效应”对降水格局改变的响应过程及内在机制,在冬小麦拔节期和夏闲期分别进行了不同降水量(1—32mm)人工模拟降水实验,系统观测了降水后0—72h土壤呼吸及土壤碳组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随降水量的增大而增强,1-16mm降水土壤呼吸峰值出现在降水后4h,而32mm降水土壤呼吸峰值出现时间滞后了4h。与较小降水量相比 ...
陈荣荣+4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 2015
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22个RPC梁柱节点进行分析,得到各节点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研究柱端轴压比、节点核芯区箍筋配筋率和梁、柱纵筋配筋率对RPC梁柱节点的滞回特性、延性、承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RPC梁柱节点与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轴压比的增加,RPC梁柱节点延性显著下降,当轴压比低于0.6时,构件极限承载力随轴压比增加而增加,当轴压比高于0.6时,构件极限承载力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
鞠彦忠, 李春雨, 王德弘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22个RPC梁柱节点进行分析,得到各节点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研究柱端轴压比、节点核芯区箍筋配筋率和梁、柱纵筋配筋率对RPC梁柱节点的滞回特性、延性、承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RPC梁柱节点与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轴压比的增加,RPC梁柱节点延性显著下降,当轴压比低于0.6时,构件极限承载力随轴压比增加而增加,当轴压比高于0.6时,构件极限承载力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
鞠彦忠, 李春雨, 王德弘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