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31 to 40 of about 10,223 (173)
我国鸟类环志的萌芽思想虽渊源流长,但一直未能发展起来,到了近代,已经远远落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之后。但自1983年,全国环志中心建立以来,我国环志事业才有了新的开端。之后,有了较快而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拥有40多处遍布全国的不同级鸟类环志站(点),已环鸟号达5万只以上,回收环志超百号。回收地波及北至俄罗斯西伯利亚、南抵澳大利亚、中间日本、南亚、诸国及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尽管如此 ...
金东庆, 于新建, 朴仁珠
doaj
近年来,我国鸟类环志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国每年环志鸟类数量已达数万只,鸟环回收数也随之增加。环志的回收完全可以看成是鸟类的捕捉、标志、释放及重捕。显然,数量调查中的重捕原理及计算公式均可以应用到鸟环回收的分析中来。也就是说,利用鸟环的回收数量可以统计出鸟类的死亡过程(生命表),成活率,种群数量及其变动情况。因而,鸟类的环志与回收对鸟类种群生态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朴仁珠, 孙安林
doaj
在中国鸟类环志中心的支持下,2000年8月2327日,首批北京志愿者自费前往秦皇岛参加鸟类环志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赵欣如义务担任指导老师,秦皇岛鸟类保护环志站提供了野外工作协助。
钟嘉
doaj
2005年7月中旬,笔者作为北京林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来到了风景绮丽,气候宜人的海滨休闲胜地——北戴河,进行为期一周的对野生鸟类及其生存环境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我们有幸被邀请参观当地环志站工作人员对野生鸟类进行环志的全过程。鸟类环志是利用金属环或彩色塑料环将鸟类个体标记, 通过观察及回收记录研究鸟类运动的一种方法,根据环志及回收信息 ...
刘洋, 卜梦磊
doaj
近年来,鸟类环志白花钱,得不偿失,无用处,不来钱之说时有耳闻,为了给环志工作正名,兹作介绍如下各点供参考。鸟类环志,是当今世界上最简单有效广泛为各国应用来研究候鸟迁徙规律的方法.鸟类迁徙是对改变着的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张孚允
doaj
基于公民科学数据分析环志水鸟迁徙连接——以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为例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基于公民科学数据,分析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记录到的异地环志水鸟与其越冬地、繁殖地及其他停歇地的迁徙连接。结果表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记录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俄罗斯楚科奇及中国江苏等11个地点环志的10种水鸟,共计38只,其中,记录到数量较多的种类有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铁嘴沙鸻(Charadrius leschenaultii)和大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gii ...
易春凤, 张卫, 蒋爱伍
doaj
作者自1984年至1988年4月,在位于东北平原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北纬46°55′—49°35′,东经124°00′—124°30′,环志了41种951只鸟。截止1987年底共观察回收6种12只环志鸟(其中有2只是日本山阶鸟类研究所环志的)。分析对环志鸟类的回收和观察资料,为确定在本区繁殖的苍鹭、草鹭、白琵鹭、白枕鹤、丹顶鹤等鸟类的确定越冬地点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并为研讨鸟类迁徙路线,迁徙方式等迁徙生态学提供了线索,本文还探讨了对不同鸟的捕捉环志方法及影响不同鸟类观察回收率的因素。
苏立英, 许杰
doaj
今年秋天,苏联的阿拉木图动物研究所环志了1,000只涉禽。其中红颈瓣蹼鹬、林鹬和青脚鹬是用红、黄两种颜色的颈环环志的。在中国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工作者,计划在秋季和冬季对保护区内的部分鸟类进行环志。首先在苍鹭、鹳、鹤等大型涉禽身上进行。
杨若莉, 陆军
doaj
2008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共环志鸟类97种16 549只,其中春季81种8 334只,秋季69种8 215只,隶属11目31科。春季以红胁蓝尾鸲、黄雀、燕雀、小鹀、黄眉鹀、栗鹀等6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5 346只,占春季环志数量的64.1%;秋季以白腰朱顶雀、燕雀等2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4310只,占秋季环志数量的52.5%。
方克强+4 more
doaj
凉水自然保护区位于小兴安岭南坡,地处伊春市带岭区。境内森林茂密,主要为红松阔叶混交林。每年8月初到9月下旬,毛脚燕大量迁徙过境,我们抓住这一时机开展环志研究。1989年8月份,我们在凉水自然保护区(N47°10′,E128°53′,海拔327m)首次进行了毛脚燕(Delichon urbica lagopoda)环志,第一批8月6日—11日环志23只,第二批8月26日—9月1日环志80只,两批共103只。
常家传+3 more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