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71 to 180 of about 18,171 (208)
Some of the next articles are maybe not open access.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关系

, 2014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是人类面临的两个严峻的全球性环境挑战,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公约的协作在全球范围内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系统梳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脉络,探讨了两公约下各缔约方针对相关议题的谈判立场及未来走向,并对两公约进行了综合评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焦点议题主要有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and Use,Land-Use Changeand Forestry,LULUCF ...
王敏, 刘哲, 冯相昭, 田春秀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鲜饲料与混合饲粮对咖啡貂( Mustela iutreola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20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鲜饲料与混合饲粮对咖啡貂(Mustela iutreola)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随机选取20只成年雄性咖啡貂,分为2组,分别饲喂鲜饲料和混合饲粮,每组10只。屠宰后取后肠内容物,提取肠道细菌基因组。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和比较不同序列的分类学水平,研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2组水貂后肠中,细菌主要归类于6个门,其中厚壁菌门为水貂肠内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混合饲粮组和鲜饲料组相对丰度分别为84.08%和83.50%(P=0.36),其次分别为变形菌门(9.37 ...
刘晗璐   +9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KBAs)识别全球标准及在中国的应用建议

, 2019
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的识别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首要步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2016年3月正式发布了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简称KBAs)识别的全球标准(KBA标准)。首次系统地考虑不同层次的生物多样性及其要素,从基因层面、物种层面和生态系统层面定位和突显那些对于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贡献的地区,帮助各国和地区识别对维护全球陆地、内陆水域和海洋生物多样性有显著贡献的区域 ...
陈慧   +3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继往开来, 积极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发展 ——《生物多样性》创刊二十年回顾

, 2013
《生物多样性》自1993年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创办以来,一直秉承首任主编钱迎倩先生确定的刊物定位:紧跟国际热点和趋势,反映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进展:及时报道保护、管理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经验,包括法律法规和国际履约。时逢《生物多样性》创办20周年,我们总结了刊物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创刊以来策划的研究热点、报道对象、作者队伍及产生的影响,以期更好为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发展服务。这些年,生物多样性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如生物入侵、全球变化下的生物多样性、DNA条形码、生物多样性监测与变化机制 ...
马克平, 周玉荣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土施维生素B 6 对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2018
目的 土壤微生物是影响根系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维生素B6具有提高果实品质的功效。本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土施不同剂量维生素B6 (VB6) 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从而揭示土施维生素B6提质功效的机理。 方法 2015年4月,在距富士苹果主干1 m处土施不同剂量的维生素B6,同年10月,在撒入维生素B6处采集土样,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建立文库,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V4+V5区域和真菌ITS1+ITS2区域的丰富度 ...
毛云飞   +17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外来入侵脊椎动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前沿进展

Scientia Sinica Vitae, 2022
Yuanbao Du   +5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基于地形、水热指标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富集度评估——以云南为例

, 2017
根据生物地理学理论和专家知识,以地形褶皱度和起伏度为地形指标,以年平均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为水热指标,提出了宏观区域尺度上地形、水热综合作用下陆地生物多样性富集度评估方法.以我国野生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云南为研究区,评估了因地形、水热作用产生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富集度.从物种多样性层次,分别在自然保护区、县域、全省尺度上,使用区域平均统计方法和目视解译判读法,对该生物多样性富集度评估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①陆地生物多样性富集度评估可具体到“山头地块 ...
王艳霞, 丁琨, 周汝良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