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 to 20 of about 392,826 (135)

基于CVaR的灵活综合能源系统随机调度优化模型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0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可以满足园区冷、热、电等多种能源互补的需求,实现多能耦合,进一步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但伴随光伏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的广泛接入,其不确定性和间歇性使得综合能源系统供给灵活性降低、运行风险增大,不能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以系统运行成本、碳排放惩罚成本最小为目标,分析了冷热电联供对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同时引入模糊C均值-聚类综合质量法(FCM-CCQ)对风电及光伏的出力场景进行聚类分析,运用条件风险价值 ...
张萌萌, 董军
doaj   +1 more source

Resilience Enhancement Strategy of Combined Heat and Power-Virtual Power Plant Considering Thermal Inertia [PDF]

open access: yes, 2023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extreme weather has a more serious impact on the electro-thermal coupling system. Resilience is a core indicator that measures the system’s ability to withstand extreme events, reduce the impact of failures,and recover quickly ...
FANG Fang   +3 more
core   +1 more source

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互联下的共享储能容量优化配置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1
为有效提高多个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的能源利用率,同时合理配置储能系统的容量,提出一种多RIES互联下的共享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首先,介绍了共享储能背景下多RIES运行框架,分析了共享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式。其次,针对一类包含热电联产机组与热泵等设备的RIES,建立以共享储能系统作为上层、多个RIES作为下层的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其中,上层以共享储能系统盈利最大作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对共享储能的容量、充放电功率进行优化 ...
帅轩越, 王秀丽, 黄晶
doaj   +1 more source

人工智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供给及消纳 [PDF]

open access: yes, 2023
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方兴未艾,正共同推动中国能源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有助于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精准建模、高效分析及智能决策控制,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关键支撑技术。通过对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源、网、荷、储等关键环节的预测、建模、分析、优化控制等核心应用的现状进行综述,对元学习、无监督预训练、可解释性与人机混合增强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其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展望 ...
周翔, 王新迎, 赵日晓*, 闫冬
core   +1 more source

天然气压力能发电-制冰利用及运行效益评估研究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3
天然气压力能是一种新兴清洁能源,对其进行高效利用是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目前,天然气压力能回收利用中存在用能模式单一、评估指标片面以及评估方法缺乏等问题,导致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率低,运行效益和系统不足无法被准确评估,行业发展受阻。首先,提出了天然气压力能综合利用方案,使用透平膨胀机回收压力能发电,降压过程中产生的冷能用于制冰,并加入太阳能热水系统提高出站气温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次,基于分析模型并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构建了压力能利用系统运行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 ...
李茜   +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微能源系统中多能传输、存储与转换过程的影响机制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0
将用户侧电、热、气等多种形式能源集成构建微能源系统,能够综合考虑多能流的转换、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互补特性,有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然而,系统中不同形式能量的物理属性和传输特性差异较大,现有模型在研究多能流的传输和转换过程时,难以完整考虑热量传输约束及其对能量转换的影响。针对微能源系统中的综合能量管理问题,构建了热力系统中换热器的非线性传热模型,并考虑了热量传输对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同时,结合光伏电池、储能电池、热泵、燃气锅炉、太阳能集热器及相变储热装置建立了微能源系统中能量传输与转换的整体模型,
苟星   +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考虑梯级碳交易机制和电转气两阶段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3
为提升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能效水平,提出了一种考虑梯级碳交易机制和电转气(power-to-gas,P2G)两阶段运行的IES调度模型。首先引入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解决了P2G所需碳源和热电联产机组的碳排放问题;同时在传统P2G的基础上引入氢燃料电池,研究P2G两阶段运行的多重效益;最后,运用梯级碳交易机制限制碳排放。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碳交易成本、系统运行成本 ...
李贵君   +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基于多种余能资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与优化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3
当前工业园区针对不同介质、等级的余能进行了针对性的利用来满足用户单一的能量需求,这样的利用方式通常规模小、能量转换形式单一,且未对余能进行深度利用,因此余能利用率较低。对具体余能资源类型进行分析,由余能发电、余能制热与制冷技术形成综合能源供能系统,并构建双层优化算法模型,第一层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设备容量变量,第二层采用数学规划求解方法优化各设备24 h逐时出力。基于3种设备组合场景进行优化,案例结果表明通过对余能进行多方式利用,完成冷热电联供,可在增加少量投资成本的情况下,节省大量外部购能费用 ...
葛晨晨   +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云边协同区域能源互补决策模型与算法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2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用户侧用能多样化和源荷数量逐渐增多引起的云平台计算量骤增问题,提出一种云边协同区域能源互补决策模型与算法。以云平台构建区域能源决策单元为根节点,将依据地理位置划分的若干个子区域映射到云平台作为子节点,构建树形拓扑结构区域能源决策知识库。子区域设置边缘计算网关收集本地电热产能和负荷信息,预处理后将关键数据送至区域能源决策单元。区域能源决策单元采用搜索、分类、排序等方法对能源盈余子区域与能源短缺子区域的互补收益进行计算,建立决策池。各子区域通过与云端信息交互建立子区域之间的能源互补通道 ...
唐帅   +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电网调度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及其智能化改造

open access: yes智能城市应用, 2023
智能电网调度监控系统是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层次集成、面向对象处理、标准接口和自动化控制以及报警检测和处理等关键要素,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高效性和实时性。这一系统提供了多种智能化改造措施,包括智能传感器整合、数据分析与预测算法、远程自动化控制等,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智能化程度。这些举措将为电力供应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未来能源需求的满足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思思 陈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