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31 to 40 of about 43 (41)
自古以来,鸟类就是人们的朋友,凡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总有鸟类光临,同时给人以有益的帮助。在鸟类家族中,既有对农业生产立下战功的“森林卫士”、“啄虫能手”、“捕鼠英雄”;又有叫声悦耳、为人喜爱的“和平使者”、“恩爱夫妻”。鸟类不仅为通讯、航空、军事、仿生学方面作出贡献,而且对古代文化也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春秋战国时代的铜质“莲鹤方壶”,就是仿照鹤的形状制造而成,现已成为无价之宝,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哈尼族的“白鹇舞 ...
徐克仁
doaj
家禽对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多有报道,但现有的禽流感疫苗对野生禽类的有效性尚所知甚少。本文以白冠长尾雉、蓝鹇、红腹锦鸡、白腹锦鸡4组野生雉鸡类为研究对象,以家鸡为对照,进行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免疫。利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实验,分别在首免日、免后10 d、20 d、40 d、60 d、90 d及120 d监测禽类免疫后抗体水平变化。结果显示,4组野生雉鸡类均在疫苗接种后产生禽流感抗体,且达到具保护力的抗体水平。通过免疫后抗体水平的跟踪研究,证明商品化禽流感疫苗对野生雉鸡类动物有效。
李莹+6 more
doaj
2018年2月—2019年4月,按照公里网格法在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相机技术研究了鸟类和兽类的物种多样性。共布设相机50台,累计8 257个相机日,共拍摄野生动物1 434只次,获得独立有效照片1 024张,其中兽类独立有效照片590张,鸟类独立有效照片434张。所获独立照片经鉴定归属于16种野生兽类,6目10科;野生鸟类18种,6目11科;另有家畜2种。保护区内兽类中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的相对丰富度最高(RAI=21.48%),鸟类中白鹇(Lophura ...
李佳灵 1+1 more
doaj
野生动物的病理研究工作,开展尚不普遍,野生动物骨组织化生的资料,国内尚无报导。作者在753例野生动物病理解剖中,共收集到38例此种病例,简单报导如下。在38例骨组织化生中,兽类9例,鸟类29例。骨化生24例,软骨化生17例,骨和软骨同有化生3例。主动脉区骨或软骨组织化生者18例,分别为袋熊、狮头鹅、罗纹鸭、蜡嘴雁、褐马鸡、白鹇、虎皮鹦鹉、画眉、锦鸡、黑尾蜡嘴雀、环颈雉、珍珠鸡、海鸥。心肌区骨或软骨组织化生者11例 ...
魏玉春, 杨继光
doaj
福建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福建省安溪县西北部,是戴云山脉东南的延伸,生物资源丰富。为调查该保护区的鸟兽生物多样性本底,2018—2023年,在保护区内布设106处红外相机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共采集37 003个相机工作日,获得独立有效照片18 719张,其中兽类10 172张,鸟类8 547张。经鉴定,共记录到野生动物14目41科77种,兽类5目13科20种,鸟类9目28科57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种,分别为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
沈金全+5 more
doaj
福建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福建省安溪县西北部,是戴云山脉东南的延伸,生物资源丰富。为调查该保护区的鸟兽生物多样性本底,2018—2023年,在保护区内布设106台红外相机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共采集37 003个相机工作日,获得独立有效照片18 719张,其中兽类10 172张,鸟类8 547张。经鉴定,共记录到野生动物14目40科77种,其中兽类5目12科20种,鸟类9目28科5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即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
沈金全+5 more
doaj
Some of the next articles are maybe not open access.
Related searches:
Related searches:
, 2014
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古田山保 护区)地处浙江省西部 , 位于118 03'49.7"–118 11' 12.2" E, 29 10'19.4"–29 17'41.4" N, 总面积为8,107 ha。古田山保护区分布着典型的以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 (Schima superba)和青冈栎 (Cyclobalanopsis glauca)为主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天然 地带性植被, 保存有年龄较大的典型常绿阔叶林及 大量的珍稀特有生物种类(于明坚等, 2001 ...
Si Xingfeng, Ding Ping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古田山保 护区)地处浙江省西部 , 位于118 03'49.7"–118 11' 12.2" E, 29 10'19.4"–29 17'41.4" N, 总面积为8,107 ha。古田山保护区分布着典型的以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 (Schima superba)和青冈栎 (Cyclobalanopsis glauca)为主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天然 地带性植被, 保存有年龄较大的典型常绿阔叶林及 大量的珍稀特有生物种类(于明坚等, 2001 ...
Si Xingfeng, Ding Ping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Climate change recorded mainly by pollen from baixian lake during the last 5.5kaB.P.
, 2013通过对白鹇湖沉积物柱芯孢粉组合的剖面变化分析,在有机质14C定年基础上,探讨了白鹇湖地区过去5.5 ka calB.P.以来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5500—4500 aB.P.期间,各类植被比较丰富,气候温暖湿润;4500—2750 aB.P.期间,干旱草本和蕨类植物开始出现,是气候转变过渡期;2750—1500 aB.P.期间,木本植物组合类型发生明显变化,喜湿草本减少,耐旱草本增加,气候向温凉干旱化发展;1500 aB.P.至今,木本植被和喜湿草本继续减少 ...
杜荣荣 Du Rongrong+8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