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21 to 30 of about 5,377 (107)

基于红外相机的云岭山脉南部地区花面狸的分布和活动节律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9年10月—2021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云岭山脉南部地区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分布和活动节律进行研究。布设相机125台,共收集61个分布位点和283张独立有效照片。结果表明:花面狸在云岭山脉南部地区分布广泛,可利用多种类型生境,但在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活动频率较高;花面狸在海拔2 700~3 700 m活动频率最高,不同季节的活动频率在海拔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花面狸是夜行性动物,日活动节律呈双峰型,活动高峰为20:00—22 ...
段升伟   +5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同域分布地栖动物群落内种间关联度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1
使用红外相机技术于2017年2月—2018年4月所获数据对卧龙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及其同域地栖动物进行空间关系分析,建立物种的空间关联网络,旨在探讨羚牛与其群落的关系现状。结果显示:①在研究区域发现的35种动物中,20种构成1个包含羚牛、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等重要物种的空间网络。②海拔、地形、生境类型和植被覆盖度对羚牛分布没有限制作用,表明羚牛分布区可以在不同海拔上下移动 ...
杨虎 1 李君 1 姜楠 1 施小刚 2 王鹏彦 2 李兆元 1
doaj   +1 more source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狐活动节律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0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秋两季赤狐(Vulpes vulpes)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赤狐在不同月份的日活动差异指数α(t=18359,df=5 ...
李涛 1 孟德怀 2 滕丽微 2   +2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江西桃红岭保护区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差异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为探究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差异,2017年3月—2019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有蹄类动物开展野外监测。在15 208个相机有效工作日中,共拍摄到梅花鹿(Cervus nippon)、野猪(Sus scrofa)和小麂(Muntiacus reevesi) 3种有蹄类动物,相对丰富度依次为3.90%、9.72%和39.59%。年活动格局分析表明,梅花鹿和野猪在4月相对丰富度最高,小麂在5月和7月相对丰富度最高,三者均在12月相对丰富度最低 ...
孔凡前   +11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Fauna and distribution of Testacea (Protozoa) from Arctic, Antarctic and Tibet [PDF]

open access: yes, 2010
野生动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管理评价的关键指标,因此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监测是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等大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以来,CForBio网络陆续在多个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开展以红外相机来监测野生动物多样性.随着我国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网络的初步形成,亟待建立和执行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统一监测规范.基于3年来在我国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红外相机监测的进展情况,以及热带生态评价与监测网络针对陆生脊椎动物(兽类和鸟类)所提出的红外相机监测规范 ...
周岐海   +6 more
core   +1 more source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rapid coal mine roadway excavation in China [PDF]

open access: yes
Coal mine excavation faces som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u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coal mines. In order to promote intelligent tunneling rapidly and healthil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bout the 20 years development of rapid coal ...
Hong WANG, Mingjun CHEN, Xiaofeng ZHANG
core   +1 more source

红外相机监测方法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应用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0
2008年3—12月,作者以网格法(500 m×500 m)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布设红外相机,对区内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类和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记录到野生动物25种,其中兽类11科18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和秦岭羚牛(Budorcas bedfordi); 鸟类4科7种,主要包括地面活动的种类如:血雉(Ithaginis
王玉玢 王 军
doaj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的黄喉鹀育雏行为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1
2019年4—7月,在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50°47′50″—50°48′6″N,125°55′14″—125°55′40″E;海拔47350—53079 m)内,利用红外相机对5个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繁殖巢进行视频监测,共记录到3358条有效视频。分析表明:营巢期为(67±12)d,窝卵数为(52±05)枚,孵卵期为(127±12)d,雏鸟留巢时间为(117±06)d;雌鸟每日平均喂食频次略低于雄鸟,但频次差异不显著(P>0
李国富 1   +1 more
doaj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研究四川米亚罗自然保护区牦牛放牧对鬣羚活动节律的影响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1
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的活动节律是鬣羚保护工作的关键基础之一,牦牛(Bos grunniens)放牧是当地牧民在鬣羚栖息地进行的日常活动,研究牦牛放牧活动对鬣羚的活动节律的影响对于做好鬣羚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方法不适用于夜间活动的鬣羚活动节律的监测,热红外技术能够监测具有温度的目标对象,不受白天黑夜的影响,非常适合鬣羚监测。借助红外相机获取鬣羚和牦牛的活动照片;根据独立有效照片数量计算鬣羚和牦牛在不同时段和不同月份的相对活动丰富度指数 ...
刘怀君 1   +1 more
doaj  

Study on activity rhythms and behavior time budgets of wild Red muntjac (Muntiacus vaginalis) in Fujian Wuy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using infrared camera trap [PDF]

open access: yes, 2017
自2016年1月1日~12月19日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相机陷阱技术对赤麂进行监测,所有红外相机累计达到7985个有效工作日,共获得赤麂的独立有效照片为757张(组),鉴定出844只(次)个体,对其性别、行为类型、活动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录和汇总,分析赤麂的活动节律和行为时间分配,并初步探究幼麂的行为,研究结果如下: 赤麂属于以晨昏活动为主的昼行性动物,活动高峰呈双峰型,在早上6:00~8:00和傍晚18:00~19:00出现;不同季节、不同性别的赤麂日活动强度模式相似,利用Mann ...
王海婴
core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