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61 to 70 of about 3,055 (143)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食肉动物多样性及部分物种的食性分析

open access: yes, 2021
2018年3月—2019年1月,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片区和其他3个重要区域布设120个红外相机监测点对食肉动物(Carnivora)进行调查,以了解保护区内食肉动物的物种组成与垂直分布;依据粪便采样与DNA宏条形码分析,对粪便产生者及其食物种类进行鉴定,了解重要物种的食物组成和同域分布物种间的捕食关系。结果表明:在卧龙保护区共记录到13种食肉动物,其中分布海拔跨度最高的物种为猪獾(Arctonyx collaris),其次为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与黄喉貂 ...
3   +3 more
core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山区动物调查中的应用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4
近年来,红外触发相机凭借各种优势,在野生动物种类与数量调查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区的水源及兽径处放置20部红外触发相机,以检验该技术在山区动物种类调查中的应用效果。监测期间共获得独立照片732张,经辨认,共拍摄到25种野生动物,隶属2纲,10目,15科,25属。哺乳类拍摄率最高的3种是北山羊(Capra ibex)、岩羊(Pseudois nayaur)及中亚兔(Lepus capensis); 鸟类拍摄率最高的3种为红嘴山鸦 ...
王 亮 赵 伟 杨增武 陶金鼎 包新康
doaj  

基于红外相机影像的中华穿山甲体长估计和个体识别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夜行穴居,体表覆盖鳞片,个体外观特征差异较小,基于红外相机影像拍摄到的体貌特征进行个体识别较难,因此探讨一种基于红外相机影像与比例尺估测体长进行中华穿山甲个体识别的方法。在笼舍内布设不同高度的红外相机并拍摄中华穿山甲影像,利用ImageJ软件计算中华穿山甲在红外相机影像中的体长测量值,并计算在不同高度条件下红外相机拍摄的中华穿山甲体长误差值。结果表明:红外相机最佳的布设高度为0.8 m,相对误差为2.76%。基于上述结果 ...
张奕航   +6 more
doaj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鸟击物种鉴定及防控建议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3
鸟击是威胁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鸟击物种的准确鉴定对机场鸟击防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收集2020年5月—2021年4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鸟击残留物,使用DNA条形码技术对138份鸟击残留物进行鉴定,共鉴定出61个物种。分析发现:鸟击物种以云雀(Alauda arvensis)、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和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等小型鸟为主;雀形目(Passeriformes)发生鸟击的次数最多,占鸟击总次数的74.64%。此外,鸟击具有季节和时间相关性 ...
王业   +4 more
doaj  

互花米草生境中人工巢巢捕食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5
为了研究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境中繁殖鸟巢的被捕食情况及影响捕食的因素,2014年3~6月,在保护区第三核心区鸟类繁殖生境中,使用人工巢及真实鹌鹑蛋进行巢捕食实验的方法进行巢捕食实验,分析不同巢高度、覆盖度、边缘距离、植被密度等因素对鸟巢被捕食的影响。实验共放置520个人工巢,1 040枚卵,使用红外相机对部分人工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境内,人工巢存在较高的被捕食率,共有352巢被捕食,占67.7%,对11个变量进行逻辑斯蒂回归,巢高度、植被均高 ...
郝 志 赵鲁安 张星烁 陈利红 李 枫 刘 彬 孙大明
doaj  

黄腹鼬(Mustela kathiah)在华北南太行山区—分布北界的首次记录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0
04黄腹鼬(Mustela kathiah)为东洋界物种,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各省区,以及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然而,该物种是否在河南省及秦岭-淮河以北区域有分布仍缺乏查验和相关凭据。自2015年以来,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内开展了大中型兽类红外相机调查和监测。经核查,我们首次提供了黄腹鼬在河南省自然分布的影像凭证,确认其分布于华北南太行山区,为目前该物种自然分布的最北界,越过了秦岭北界,达到北纬35°之外。目前,黄腹鼬在我国南方各省份的森林中仍较为常见 ...
苗先荣 1 任迎丰 1 李立新 1 薛茂盛 1 王朋程 1 王云龙 1 范明亮 1 黄小群 2 肖治术 2   +1 more
doaj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特征和危害分析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2
2017—2019年,在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31条样线,对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的活动痕迹及危害特征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于2019年布设24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野猪的活动节律进行1年的监测,同时结合对保护区及周边发生的农作物危害事件的实地问卷调查,综合分析了野猪的活动节律、生境选择及危害特征。结果表明:(1)野猪的日活动模式呈双峰型,07:00—10:00和17:00—19:00活动频繁,活动峰值出现在17:00—19:00。野猪在夏季和秋季较为活跃。(2)植被类型、坡度、坡位 ...
王 逍 李 飞 李崇清 李腾飞 杨伶熠 杨 瑞
doaj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三种有蹄类动物冬季日活动节律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2
2016—2020年冬季,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兽类资源进行监测,分析了相对丰富度较高的野猪(Sus scrofa)、马鹿(Cervus canadensis)和狍(Capreolus pygargus)3种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结果显示:(1)野猪日活动节律为典型的昼行性,活动曲线呈单峰型,活动高峰出现在14:00—16:00; 马鹿和狍日活动节律则具有一定的晨昏性,其中马鹿2个主要活动高峰出现在06:00—08:00和14:00—16:00,狍出现在06:00—08 ...
邱宝鸿 孟庆礼 金哲军 姜 权 王 超
doaj  

基于MR-VOD的神农架林区野生动物视频检测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红外相机视频是野生动物调查的主流研究方法之一,但在林区受设备角度、复杂环境与野生动物活动的随机性影响,极易出现检测中光流捕捉错误或简单语义难以识别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帧关系网络特征增强的视频目标检测方法(multi-relation video object detection,MR-VOD)。该算法在图像关系网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上下帧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多阶段推理,实现对野生动物目标的准确检测。同时,以神农架林区野生动物红外相机视频为基础 ...
眭海刚   +4 more
doaj  

云南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四种哺乳动物日活动节律及活动模式分析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9
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马关县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进行为期5个月的持续监测,共收集到哺乳动物照片2904张,鉴定得到哺乳动物10种,隶属2目6科,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主;采用时间相对丰富度、日活动差异指数及昼夜指数对鼬獾(Melogale moschata)、果子狸(Paguma larvat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帚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4种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4种动物均为夜行性动物 ...
刘宇#缪华#蒋桂莲姚冲学王智红王方姜志诚张志中刘德军陈明勇
doaj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