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61 to 70 of about 927 (159)

基于损伤可控的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open access: yesJianzhu Gangjiegou Jinzhan, 2018
提出一种基于损伤可控的梁柱节点(Web-Connected and Prestressed节点,简称WCP节点)。通过在梁端腹板设置连接钢板、摩擦耗能螺栓以及预应力筋,将梁柱连接在一起。为了研究该类节点的滞回性能、自复位能力和损伤特征,设计、制作并完成了4个足尺节点试件的低周往复试验,分别考虑了预应力筋的初始张拉力、高强度螺栓的预紧力以及拼接板的表面处理方式对节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类节点的破坏主要集中在拼接部分;节点通过螺栓的滑移变形提供了较好的耗能能力;预应力筋能够增强节点的刚度 ...
蔡鑫   +6 more
doaj  

Decentralized Control of Tall Buildings Under Earthquake [PDF]

open access: yes, 2009
随着近年来大型结构的不断涌现,系统传统集中控制方法中所需要的传感器、控制器和作动器功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系统越大,单个控制器破坏率越大,整个系统更容易导致瘫痪。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出了分散控制理论。结构的分散控制是指将复杂的大型结构分为多个子结构,子结构控制器独立决策并施加控制力。分散控制方法的研究包括分散控制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本论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散控制方法,并结合最小二乘方法、半主动控制理论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 首先,本论文提出了地震激励作用下结构分散控制的新方法 ...
林英
core  

Experimental Study of Steel-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under Sustained Axial Loads [PDF]

open access: yes, 2014
型钢混凝土柱是由混凝土、型钢和钢筋组合而成的结构构件,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型钢混凝土柱结合了钢筋混凝凝土的刚度和型钢的强度,是一种非常经济适用的结构形式。作为混凝土包钢结构不仅增加了自身刚度,同时能够保护型钢免于遭受火灾和局部屈曲破坏。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抗震性能好、承载力高、耐火性和耐久性好等诸多优点,现广泛用于高层、超高层、大跨度结构等重要建筑中。随着型钢混凝土柱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型钢混凝土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极限承载能力、型钢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性能 ...
王洋
core  

Influe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Ductibility by the Reinforcement Ratios and the Match of Reinforced [PDF]

open access: yes, 2008
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延性的主要因素有轴压比、剪跨比、配箍特征值、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及配筋形式。在我国,轴压比、剪跨比、配箍特征值对柱延性影响的研究已日趋成熟,研究成果大多被现行设计规范采纳,然而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及配筋形式对柱延性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非线性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纵向钢筋配筋率、配筋形式及核心配筋宽度对柱延性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 钢筋混凝土柱非线性数值模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约束混凝土柱的模拟,本文采用调整配箍特征值及箍筋本构模型的方法,成功模拟了约束混凝土柱的荷载-位移曲线 ...
夏再海
core  

基于阻尼器导向装置的锅炉钢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open access: yes, 2021
考虑阻尼器导向装置对锅炉钢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在SAP2000软件中采用时程分析法分别对未布置阻尼器、布置位移型阻尼器和布置黏滞型阻尼器的1 000 MW锅炉钢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锅炉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底部剪力、顶点位移等结构响应和阻尼器耗能能力,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构附加阻尼比。结果表明:在6度(0.05g)多遇地震作用下,布置黏滞型阻尼器的锅炉钢结构较布置位移型阻尼器的锅炉钢结构的底部剪力和顶点位移优化效果更佳;位移型阻尼器的耗能效果不佳,为结构附加的阻尼比较小,最大仅为0.004 5 ...
叶露   +5 more
core   +1 more sourc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tudy on the Hall-style Timber Structure and Straight Tenon in the Building Standards of Song Dynasty [PDF]

open access: yes, 2013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体系为主。千百年来,许多木结构古建筑在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多次地震后仍能屹立不倒,保存至今,可见这些建筑所采用的结构体系具有卓越的力学性能。与现代建筑结构体系不同,木构古建筑有着独特的结构体系和构造方法,其力学性能分析不能完全照搬现代结构计算方法。除去柱脚可滑移的隔震机制外,榫卯连接的作用也很重要。古建筑木结构中的榫卯连接,既不同于现代结构中的铰接,又不同于刚接,它既能抵抗弯矩,又能挤压、滑移变形,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本文在查阅有关古建筑木结构受力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对宋《营造法式》
宁鹏
core  

“类十字”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理论研究及数值分析

open access: yesJianzhu Gangjiegou Jinzhan, 2022
屈曲约束支撑是一种承载和耗能相结合的双功能抗震构件,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中。然而,传统屈曲约束支撑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处于弹性状态,不耗散地震能量,且不能够适应不同等级水平的地震作用。基于此,提出一种新型“类十字”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DYBRB),其在小震下进入屈服耗散地震能量并为结构提供刚度,大震下耗能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构造设计及工作原理,详细说明了DYBRB两阶段耗能的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DYBRB的力学模型,给出了DYBRB支撑刚度、承载力、屈服位移的计算公式及其简化设计方法 ...
胡宝琳, 徐庆
doaj  

The Research of Vibration Control of Benchmark Model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PDF]

open access: yes, 20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土木工程结构的防灾减震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土木工程结构的振动控制技术也随之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新型控制体系和控制装置相继出现。振动控制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运用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被动控制器的优化设计问题便是其中之一。但大多数文献均采用各自的动力学模型,各研究人员的方法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交流平台。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Benchmark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对被动控制器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 (1)建立了Benchmark模型的动力学模型 ...
叶建宁
core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下栓上焊隔板贯通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open access: yesJianzhu Gangjiegou Jinzhan, 2020
为研究新型矩形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下栓上焊隔板贯通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了槽孔型、圆孔型和焊接型下栓上焊隔板贯通节点足尺试件,通过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考察不同的腹板连接构造形式对下栓上焊隔板贯通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并针对各试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数据的分析。最后运用力学分析的方法对节点的抗弯能力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腹板连接构造对节点的抗震承载力影响不大,但对节点的延性、刚度和耗能能力有较大影响 ...
陈志华   +4 more
doaj  

通长预拉杆自复位PEC柱组合框架中间层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open access: yesJianzhu Gangjiegou Jinzhan, 2022
考虑部分包裹混凝土(partial encased concrete,PEC)柱截面形式和辅助耗能元件类型两个设计参数,设计制作了3榀PEC柱-钢梁通长预拉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中间层子结构1∶2缩尺试件并进行水平往复荷载试验。通过试验现象和实测数据整理,从滞回特性、抗侧刚度、复位能力与耗能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合理设计T形件上长圆孔尺寸可实现“中震作用下利用辅助耗能元件提供耗能,而大震作用下连接转换为承压型传力模式而进一步发挥主体构件力学性能”的性能化部分自复位连接设计理念 ...
方有珍, 赵子凡, 陈军, 沈文聪
doaj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