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 to 20 of about 3,006 (216)
推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建设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基于中国西北、西南地区能源资源禀赋、电力系统特点及发展趋势,针对西部清洁能源资源大规模开发外送面临的灵活调节资源匮乏和配置能力不足、电网支撑弱和安全稳定运行风险大等挑战,全面分析了大电网对清洁能源开发、保障电力供应的支撑作用,论证了加强西北、西南电力系统互联的必要性及潜在效益,提出西北-西南联网的潜在需求和技术方案建议,可为促进西北、西南跨区联网,构建中国能源互联网坚强送端提供技术基础,
刘泽洪+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欧洲北海等地区已经建设了多条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海上风电并网工程,中国近些年也加速了该技术的工程实践。由于柔直系统阻尼低,直流侧暂态过电压、过电流发展快,需要采取必要的暂态应力抑制措施,降低对海上平台设备的技术要求,在尽可能减少设备尺寸的同时,保证足够的设备安全裕度。重点围绕暂态过电压应力,首先总结了海上柔直换流站直流侧暂态过电压应力的类型和关键指标,分别针对对称单极和对称双极结构系统,介绍了直流侧设备上承受过电压应力的机理,并梳理了影响直流侧过电压应力的主要因素。其次 ...
袁艺嘉+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下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情景展望分析 [PDF]
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和挑战。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已有195个缔约方签署了《巴黎协定》,确定到本世纪末前实现2℃温控目标。基于《巴黎协定》2℃温控目标,对全球未来能源需求和供应进行了展望分析,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路径和能源情景。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情景研究中进行了3方面的创新。一是利用S曲线及机器学习方法对工业、交通、建筑部门进行了终端用能需求预测;二是在综合评估模型MESSAGEix中,引入跨区域电力互联运算模块和模拟技术 ...
侯方心+6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碳中和背景下,世界多国对气候变化问题形成共识,俄罗斯等欧亚地区国家与时俱进,在战略层面明确表态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出明确的清洁电力目标,在实践层面加快技术引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拓展氢能开发和能源通道建设。欧亚国家具备转型的显著动能,包括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禀赋、全球能源技术发展、自身较强的能源产业基础、邻近区域的示范与带动作用等。同时,区域国家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阻碍,包括对化石能源资源的路径依赖、部分国家的动荡政局、区域国际关系波动及全球能源博弈等。在新时期 ...
史谢虹+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逐渐成为世界能源电力发展的趋势,欧洲在推动“两个代替”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该趋势下,对未来欧洲电网的跨国互联需求和潜在互联项目进行分析及评估。首先,考虑欧洲“两个替代”程度日益深化,从电力需求和电力装机预测2个方面,构建未来欧洲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清洁能源情景,并对该情景下的2种极限装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其次,考虑输电通道边际收益,通过基于Zonal模型的输电需求分析,得出1种可行的欧洲跨国输电通道加强方案及装机方案;最后,计及未来欧洲新增输电需求 ...
赵腾+6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能源电力的充分共享是实现区域乃至世界范围内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结合清洁低碳电源规划要求,提出一套考虑碳排放约束的跨国电源优化规划方法。根据各国未来能源电力宏观发展需求及碳排放目标,建立了跨国电源最优规划模型以及生产模拟仿真模型相结合的电源规划方法。跨国电源最优规划模型根据碳排放等宏观约束求解新建电源结构,应用考虑碳排放成本的生产模拟仿真模型针对求解电源结构进行模拟,统计分析化石能源机组的碳排放量指标,分析仿真指标与宏观发展目标的参数偏差,矫正跨国电源规划最优模型参数,再次求解电源规划方案。通过 ...
孟婧+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1000kV电网和特高压直流需要依靠500kV电网进行有效的承接和分散。以1000kV和500kV母线的短路电流限制为约束条件,分别针对特高压主变独立和互联供电分区的情况,分析特高压主变分区供电能力。首先分析1000kV/500kV典型分区结构所具备的供电能力,然后根据分区供电能力判断可能形成的500kV/220kV分区数目,所有500kV/220kV分区供电能力之和即是1000kV/500kV/220kV3层结构的整体供电能力,1个分区的供电能力范围约为21000~35000 MW ...
韩奕+7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减排技术及投资减排成效评估分析 [PDF]
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电力部门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和挑战。首先梳理提出电力部门减排技术总体框架;其次,分析全球及重点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减排路径,并提出可再生能源投资减排成效评估方法,分析全球及重点区域或国家2010—2018年间可再生能源投资减排成效;最后量化分析全球能源互联网情景下满足《巴黎协定》2 ℃温控目标的可再生能源投资需求。研究发现,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出现一定波动;水电单位投资减排成效显著高于其他可再生能源;为实现《巴黎协定》2 ℃温控目标,全球可再生能源累积投资需要达到19.3万亿美元 ...
张士宁+6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陆续提出碳中和目标,中国在2020年提出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期目标。首先梳理了全球碳中和形势,并分析了各国自主贡献目标雄心、具体履约情况以及2020年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其次,从应对气候变化“责任心”、“行动力”、“承压力”3个维度构建了全球碳中和发展指数,旨在评估各国碳中和进程及绩效。最后,对覆盖全球85%以上碳排放总量且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共50个国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欧盟各国在责任心、行动力和承压力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引领全球碳中和形势 ...
张士宁+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开放、共享、协同的技术形态与构建能源互联网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成为能源电力转型的重要技术基础,能源电力区块链领域标准的缺失,使得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缺乏有效的规范和指导,严重制约了能源电力区块链的发展。首先,全面梳理国内外区块链技术及其在能源电力领域应用的标准化现状,指出现状不足。其次,分析区块链技术与碳交易、绿电交易、分布式交易等低碳化典型应用场景的匹配性,然后,按照GB/T 12366—2009《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 ...
李达+4 more
core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