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1 to 120 of about 8,410 (228)

Salt-inducible kinase 2 regulates energy metabolism in ra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PDF]

open access: yesZhejiang Da Xue Xue Bao Yi Xue Ban, 2021
Zhang R   +5 more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温度对锯缘青蟹状幼体呼吸和排泄的影响 [PDF]

open access: yes, 2003
用水瓶法和径流装置测定了锯缘青蟹各期状幼体(Z1~Z5)在不同温度(22、24、26、28、30和32℃)下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实验结果表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各期幼体之间存在差异;Q10值表明,最适温度Z1和Z2是24~26℃,Z3和Z4是28~30℃,而Z5是26~28℃;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与幼体干质量呈幂函数关系,M=aDWb,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a值范围分别是119.26~304.64和508.13~942.17,平均值分别为180.23和754.74;b值范围分别是-0.
宋星宇, 朱小明, 李少菁
core  

狗獾东北亚种冬眠期与非冬眠期血液生化指标的对比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7
狗獾东北亚种(Meles meles amurensis)具有较长的冬眠期,冬眠期间的脂肪代谢及骨钙平衡等特殊生理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医学研究价值。本实验于冬眠期与非冬眠期随机选取37只健康的雄性狗獾,分成冬眠组(14只)和非冬眠组(23只),空腹采集上述2组动物的血液,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9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其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分析机体内能量代谢和营养状况等方面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非冬眠组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显著低于冬眠组,而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肽酶 ...
冯成武 李彦东 王冬梅 邹爱红 刘玉堂
doaj  

The sulfur-oxid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emoautotroph Thiomicrospira sp. S5 from a deep-sea hydrothermal vent [PDF]

open access: yes, 2017
深海热液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近年来海洋科学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深海热液区含有大量的硫氧化细菌(SulfurOxidizing-Bacteria,SOB),它们作为初级生产者,可以利用还原性的硫化物,如H2S、单质硫或硫代硫酸盐等作为能源,固定二氧化碳,介导能量转移,从而参与了热液系统的能量代谢及物质循环。硫微螺菌属(Thiomicrospira)是广泛分布于热液生态系统的一类化能自养硫氧化微生物,但由于样品采集及分离培养的困难性,国内外科学家对该类群微生物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
吕洁
core  

有蹄类营养生态学研究进展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8
有蹄类动物营养生态学是一门正在兴起的新学科,是现代生态学领域研究动物食物数量和质量、营养适应以及营养对种群特征作用规律的分支学科。动物种群和其环境中食物资源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构成了这一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本文从食性分析、营养状况评价、食物营养质量评价、消化与能量代谢、取食行为、营养容纳量和营养生态位等主要方面对这一学科进行了探讨。
张明海, 李熠
doaj  

寒冷环境中悠然自得的冷血动物——巨龟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1
棱皮龟,是当今世界仍然存活着的一种巨龟。生物学家历来把龟列入冷血动物类或是不能利用自身的代谢反应去显著调节体温的类目。但是说来却怪,从热带到北极区中的棱皮龟都能在7℃的水中维持25℃的体温。美国印第安纳州珀杜大学的法兰克·乌·帕拉第诺等三位专家,从测量数只1000磅重巨龟的基础代谢速率开始,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将呼吸保护器放在6只棱皮龟的鼻梁上,然后把它们放入三角架支撑着的吊床中挂起来几个小时,再去测量它们的氧耗率。还又测量了它们在扒窝活动时的氧耗率 ...
冯明章
doaj  

达乌尔黄鼠季节性肥胖与胰腺功能稳态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储脂类冬眠动物在入眠前的育肥阶段大量积累体脂作为越冬的重要能源物质。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在短短2 ~ 3个月的育肥期间体质量增加近1倍,然而该物种快速育肥过程是否引起糖脂代谢的紊乱以及类似于人类肥胖相关的代谢异常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育肥不同阶段黄鼠血糖含量、糖耐受情况、血清和非脂肪类器官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以及血清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结果显示,达乌尔黄鼠在育肥期间血糖保持稳定,心脏、肝脏及肾脏等非脂肪类器官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刘继鸿   +4 more
doaj  

红细胞胆固醇含量在冠心病诊断上的意义

open access: yesZhongshan Daxue xuebao. Yixue kexue ban, 1982
脂质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资料表明,仅能在1/3左右的病人查到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升高。一些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脂质在组织沉积与胆固醇-卵磷脂酰基转移酶(LCAT)缺乏有关 ...
许延康
doaj  

呼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研究进展

open access: yesZhongshan Daxue xuebao. Yixue kexue ban
人类的呼出气体中蕴含丰富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其种类可达数千种之多。除外界空气携带进入体内的VOCs外,绝大部分的VOCs来自于人体代谢以及人体内微生物的代谢。所以呼出气VOCs携带了大量人体内部的信息,这些信息类似于个体代谢状况的呼出气物质的“指纹”,从而使其有潜力成为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的理想工具。近年来大量关于疾病和呼出气VOCs的研究展示出有价值的结果。人体内诸多疾病均和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具有密切关联,氧化应激反应同样会产生大量VOCs通过肺部排出,这成为了监测疾病的一个新的窗口 ...
王斌, 冯艺
doaj  

肠道菌群与慢性肾脏病

open access: yesLinchuang shenzangbing zazhi, 2016
人体菌群由总计超过1015、种类达5001000种细菌构成,数目达到人体本身细胞数的10倍以上[1],其中消化道承载了最多种类和数量的菌群。肠道菌群不仅参与了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代谢以及部分维生素的合成,还维持了肠道环境稳态,诱导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耐受,肠道菌群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还可以影响心、肾等脏器以及血管的功能[2]。近20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
张镭, 聂静
doaj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