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31 to 40 of about 2,993 (154)

Enlisting toddler cooperation through structure and autonomy support: The amplifying role of suboptimal relationship mutuality

open access: yes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 Volume 45, Issue 6, Page 670-682, November 2024.
Abstract Regular repair of normative mother‐toddler conflict is required for relational health; yet, we still need improved delineation of regulation strategies that can promote child cooperation. Contemporary conceptualizations of positive parenting propose that structure and autonomy support each facilitate children's optimal engagement; however ...
Adriana Molitor   +3 more
wiley   +1 more source

Change in cyclone disaster vulnerability and response in coastal Bangladesh

open access: yesDisasters, Volume 48, Issue 2, April 2024.
The number of deaths owing to tropical cyclones in Bangladesh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ategory 4 Cyclone Gorky in 1991 and Sidr in 2007 caused 147,000 and 4,500 deaths respectively, whereas Category 1 Cyclone Mora in 2017 resulted in six. Face‐to‐face interviews with 362 resident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focus‐group discussions answer a ...
Edris Alam   +4 more
wiley   +1 more source

海洋浮游动物学研究 [PDF]

open access: yes, 2001
【中文摘要】 中国的海洋浮游生物学由我校已故科学家郑重、金德祥教授创建于本世纪 4 0年代 .近 10年来 ,该领域继续取得一批研究成果 ,促进了我国海洋浮游生物学的发展 .在浮游动物生物学方面 ,揭示了台湾海域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 ,发现水母类 39个新种 ,桡足类 2个新种 ,并对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群落结构、微小型浮游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基础生态学取得了系列成果 .同时 ,开展了实验生理生态学及个体生物学研究 .其中 ,浮游动物生化组成与生理生态功能、浮游桡足类卵型与滞育 ...
曹文清   +3 more
core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种雉类生态位在时间上的分离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2
为探究同域分布的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和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的日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差异,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置120台红外相机开展野外监测,采用核密度估计和重叠系数对3种雉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日活动节律上,3种雉类均为以晨昏活动为主的昼行性动物,全年日活动节律重叠系数均较高,但活动高峰不完全重叠。(2)3种雉类日活动节律季节性变化明显,春 ...
谢培根   +8 more
doaj  

人工圈养紫貂(Martes zibellina)行为谱构建及行为节律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5
2014年5月~2015年2月,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扫描取样法(scan sampling method)对人工圈养的8只紫貂进行行为学观察,定义了休息、运动、采食、排泄、警戒以及其他行为等行为谱。通过对雌雄紫貂在不同季节行为节律研究发现:除了睡眠行为、卧息行为和玩耍行为外,其他行为在时间分配上均表现出雄性高于雌性,卧息行为和其他行为时间分配雌雄之间差异性显著 ...
邹 婧 华 彦 王海滨 张 伟
doaj  

圈养雄性成年棕熊越冬行为的观察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7
本文采用扫描取样法和随意取样法,对饲养条件下两头雄性成年棕熊的越冬行为和活动节律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活动和摄食行为主要集中于早3:00~20:55,在此期间主要行为是休息(79.1%)和活动(12.5%)。卧睡是休息的主要类型,站立是活动的主要类型,而卧吃又是摄食的主要类型。活动节律有三个频率高峰(41.7、34.7、34.0),摄食节律也有三个高峰(34.0、25.8、18.1)。两种节律有明显的相关性。给食是激起活动和摄食的主要因子。凡种主要行为相互间隔出现。
徐利, 赫俊峰, 陶金, 李景华
doaj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与潜在捕食者的时空动态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2
了解同域分布物种的行为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化,从群体行为上判断其生态位分化,是揭示其共存机制的重要途径。为了探明秦岭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与同域分布的金钱豹(Panthera pardu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和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3种潜在捕食者的日活动节律、时空生态位及共存机制,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开展监测。相关监测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 ...
马青青   +8 more
doaj  

洞庭湖笼养鸿雁行为节律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5
2013年冬季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的12 只鸿雁越冬期行为的行为节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越冬期鸿雁6 类23 种行为中,取食、静止、运动、清理是越冬期主要行为,且行为活动频率存在波动。取食主要发生在上午,静止是人工饲养鸿雁发生最多的行为。由于处于笼养状态,社会行为和警戒行为很少发生,且警戒多伴随取食、运动、打斗等行为发生。研究还比较了鸿雁和灰雁在行为谱和行为节律上的差异。越冬期鸿雁行为节律的研究为鸿雁笼养和野生种群救助和保护提供了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徐正刚 吴 良 赵运林 王双业 廖嘉欣
doaj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日活动节律和垂直迁移的季节变化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3
为准确全面地了解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在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日活动节律和某些栖息地生态因子选择的季节性规律,于2017年10月—2021年2月,在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相机法对黑麂日活动节律和垂直迁移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研究期间,共拍摄到352张黑麂照片,提取到243次有效探测。结果显示:黑麂是晨昏双峰型的昼行性动物。通过四季对比发现,黑麂夏季的活动强度比春季、秋季和冬季高,而各季节间的日活动高峰期时间段和数量存在差异。黑麂 偏好栖息于坡度为20°~40 ...
郑伟成   +6 more
doaj  

中缅树鼩行为及其节律的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8
为了阐明中缅树鼩行为规律,对中缅树鼩的行为进行了观察。采用竞技场观察中缅树鼩的行为及其节律。结果表明,中缅树鼩主要有活动、取食、交配、修饰、标记、攻击、储食、防御、休息、威吓、友好共11种行为。其中活动行为、交配、取食行为的高峰期均与光照的出现和消失有关,表现出昼夜节律性。中缅树鼩交配行为于7:30~9:30达到高峰,雄性追逐雌性时间可达30~50 min,中缅树鼩交配时间短而次数多。另外还产生较多友好、攻击、储食、标记行为,且凡昼夜节律性行为均同光照周期的变化密切相关 ...
侯东敏 任晓英 王政昆 叶芳艳 朱万龙
doaj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