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61 to 70 of about 2,993 (154)
A survey on the wintering of the common cranes in Southern Xinjiang
过去我国灰鹤的越冬地主要是在长江以南及云南、 贵州、 江西等地, 但近年来却发现在新疆南部地区有灰鹤越冬, 为新发现的越冬地。 作者于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4 月, 2019 年 10 月 ~ 2020 年 1 月, 分别采用样线法、 样点法、 直接计数法、 卫星追踪法、 瞬时扫描取样法、 焦点动物取样法和问卷调查法, 对新疆南部灰鹤的种群分布和数量、 集群特征、 迁徙规律、 活动范围、 时间分配、 行为节律、 食物组成及鸟害评价开展调查 ...
李军伟
core
不同季节对半散养黑冠鹤(Balearica pavonina)行为的影响
2014年4~12月,对北方森林动物园从非洲引进的半散养黑冠鹤17只,采用目标取样法和扫描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行为进行观察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对黑冠鹤行为时间分配有明显的影响,觅食行为表现为差异性显著(P≤0.05),护理行为、静栖行为、警戒行为、鸣叫行为、打斗行为表现为差异性极显著(P≤0.01),其他行为表现为差异性不显著。8月不同天气对黑冠鹤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表现为:静栖行为表现为差异性显著(P≤0.05),觅食行为、护理行为、游走行为表现为差异性极显著(P≤0.01 ...
王 悦 杨锴斌 吴汝梓 吴晓宇 田秀华
doaj
2018年11—12月,采用定点观察法、扫描取样法对河南民权湿地公园越冬期不同水位下青头潜鸭(Aythya baeri)的日间行为活动节律及行为时间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水位环境下,青头潜鸭越冬期7类行为时间分配之间存在差异。位于浅水位的青头潜鸭主要以静息和觅食行为为主,中水位区域主要以静息、运动和觅食行为为主,深水位区域则以运动、飞行和觅食行为为主。觅食与静息行为的时间分配整体上随水位梯度的升高而减少,运动、飞行和社会行为的时间分配随水位的升高而增加 ...
吕泓学+6 more
core +1 more source
笼养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夏秋季节行为节律研究
2016年的夏季6月和秋季10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笼养的4只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行为节律开展研究,其中6月观测期间处于笼养白冠长尾雉繁殖期,与10月的非繁殖时期正好做出对比。研究共记录白冠长尾雉5类14种行为,在夏季和秋季,运动类行为均是5类行为中行为频次百分比最高的(夏季18.8%~59.8%,秋季30.8%~42.2%)。由于适应了笼舍及人类活动,警觉类行为的百分比相对偏低(夏季10.2%~17.1%,秋季5.2%~10.4 ...
王双业 赵运林 李 立 段酬苍 吴 良 徐正刚
doaj
2006年5月1日~7月18日,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1对笼养灰鹤繁殖期行为进行观察,研究表明:笼养条件下,灰鹤静立(雄31.08%,雌35.81%)、理羽(雄19.81%,雌12.45%)、采食(雄13.23%,雌15.09%)行为比例较高,而繁殖行为占总行为时间比例雄鹤为2.49%、雌鹤为10.30%。灰鹤各行为日节律不明显;静立、理羽、休息和繁殖行为的发生受天气状况影响显著,尤其是静立和理羽差异极显著。灰鹤雌雄行为差异性在中期较显著,就整个繁殖期看,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行为差异不显著。
刘丹, 何相宝, 赵锦霞, 田秀华
doaj
研究动物行为能够揭示动物的活动规律、探索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动物行为调节与适应环境,而构建动物行为谱是开展动物行为研究的基石。2012年3~8月,通过对生活在半自然水域内9头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的系统观察,定义了更趋于自然属性的长江江豚45种常见行为,构建了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的水上行为谱。行为谱主要归纳为28种本能性行为和17种社会性行为。首次对半野生条件下长江江豚的行为进行定义和分类,并对社会行为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简要解释。
陈 燃 李进华 项 鹰
doaj
云南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四种哺乳动物日活动节律及活动模式分析
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马关县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进行为期5个月的持续监测,共收集到哺乳动物照片2904张,鉴定得到哺乳动物10种,隶属2目6科,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主;采用时间相对丰富度、日活动差异指数及昼夜指数对鼬獾(Melogale moschata)、果子狸(Paguma larvat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帚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4种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4种动物均为夜行性动物 ...
刘宇#缪华#蒋桂莲姚冲学王智红王方姜志诚张志中刘德军陈明勇
doaj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猎隼(Falco cherrug)繁殖生物学研究
繁殖期是鸟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生物学阶段。本研究地点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主要从育雏、雏鸟发育、行为观察、食性、种群状况等方面对猎隼繁殖生物学进行研究。在研究地区,6个猎隼繁殖对共产卵24枚,猎隼窝卵数是4枚/巢。对其中12枚卵进行了测量。平均长径:55.40㎜±3.06㎜,平均短径为41.11㎜±1.70㎜。根据对猎隼产卵、孵化和生长的连续观察,确定了猎隼卵的孵化率、幼鸟成活率、繁殖力分别为0.708、0.647、0.954。对猎隼育雏行为进行观察,共记录到亲鸟育雏39次。在孵卵期亲鸟行为相对单一,
吴逸群
core
2011年4月20日~5月7日,以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繁殖的白枕鹤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对孵化期白枕鹤的觅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枕鹤偏好在芦苇地和苔草地中觅食,多以植物的嫩叶为食。孵化期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中觅食行为所占时间为39.31%。日节律显示:觅食行为在一天中出现2次高峰,即6:00~8:00和16:00~17:00之间,而在14:00~15:00出现低谷。
荆心, 李晓民
doaj
本研究对笼养白枕鹤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表明笼养白枕鹤繁殖期行为日活动节律依次为休息(32.15%)、取食(30.02%)、理羽(12.92%)、警戒(12.14%)、游走(8.86%)、繁殖(3.90%),另外,繁殖期的不同时期、不同性别其行为时间分配都存在一定差异。人为干扰,邻近笼舍内东方白鹳的干扰,以及外界噪音的干扰对笼养白枕鹤繁殖期行为影响十分显著。同时气候条件以及温度变化对笼养白枕鹤总体行为亦存在一定影响。
于建华, 高忠燕, 田秀华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