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21 to 30 of about 269 (150)
内蒙古赤峰地区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冬季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24份东北马鹿冬季粪便中细菌的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东北马鹿冬季肠道微生态,为该物种保护提供新的见解。结果表明东北马鹿粪便样品中菌群分属于21门33纲74目131科306属,在门水平上,马鹿肠道菌群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构成,相对丰度分别为79.43%和6.64%;在属水平上,马鹿肠道菌群主要由Ruminococcaceae_UCG-005和Christenseenellaceae_R-7_group构成 ...
郭金昊+3 more
doaj
马鹿几种配种方法的比较侯景田,赵列平(哈尔滨特产研究所150038)马鹿属季节比发情动物,在我国一般从每年九月下旬开始至十一月下旬结束。繁殖季节期间母鹿有2—4个发性周期,每周期16d左右;公鹿发情略有提前或错后。目前,马鹿的配种方法主要有群分群母、...
侯景田, 赵列平
doaj
中国马鹿分为东北亚种、天山亚种、塔里木亚种、甘肃亚种、川西亚种、阿拉善亚种、西藏亚种和阿尔泰亚种。根据文献资料系统性总结了以粪便为研究材料对中国马鹿各个亚种的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中国马鹿分子生态学需要研究的问题;具体介绍了马鹿分子生态学中研究很少的亲权鉴定、近亲交配和家域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势。为中国马鹿的种群恢复、保护管理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靳勇超, 张明海
doaj
张掖东大山的甘肃马鹿甘肃马鹿又叫青鹿,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动物之一,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多栖息于海拔3500至5000米的高山森林或森林草原地带,有时也在稀疏的灌木丛中活动。它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境内。张掖市东大山自然保护区的马鹿又...
王世积
doaj
浑江市大阳岔地区位于长白山西麓。野生马鹿资源十分丰富,每年五至六月份都有社员遇到野生马鹿仔崽捕送我场。但由于饲养方法不当,从来没成活。一九八0年我们用奶山羊直接哺活一只,不仅给哺活野生马仔鹿摸到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且对于各养鹿场在特殊情况下,救活某种初生仔鹿也有一定帮助。现介绍如下:
韩泉
doaj
利用15个微卫星标记对麋鹿、黇鹿、梅花鹿、黄麂、马鹿5种鹿类动物群体DNA多态性进行测定,共检测到9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和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3333±2.7946个和4.7089±1.8355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790±0.102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483±0.1050。群体间的平均遗传分化为29.4 ...
李文斌, 闻亮, 郑维平, 徐永山
doaj
肠道菌群对于动物消化及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性别差异上的研究仍然有限。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贺兰山阿拉善马鹿(Cervus elaphus alashanicus)的20个粪便样本进行多样性分析,雌雄各半,并讨论性别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拉善马鹿雌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结构均存在差异,且雌性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更高。菌群构成的门水平上,雄性肠道菌群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 4947%)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 1421 ...
于威 李俊乐 滕丽微 刘振生
doaj
Exercise performance reducti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in highland sports. [PDF]
Li B+5 more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2006—2008年和2016年,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并结合痕迹检测法和直接观察法对马鹿阿拉善亚种(Cervus elaphus alashanicus)春季食性进行了研究。从15个沟系中采集马鹿粪便复合样本60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鹿春季取食的植物属15科33种(属),食物中各种植物的干重组成比例RD>1%的植物有11种(属),其中小红柳(Salix microstachya var.bordensis)占比41.86%、山杨(Populus davidiana ...
王志勇 1 #孟德怀 2 #骆颖 2 滕丽微 2+1 more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