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 to 10 of about 140,998 (201)
为确保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科学实验系统能够成功地进行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在空间进行高温材料科学实验的时候要求其温度稳定在±0.25℃范围内。面对如此之高的温度稳定度要求,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在实验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与高温炉控制系统内部等价的模型,为获得满足实验要求的控制参数提供依据。本文将高温炉控制系统内部看作黑箱模型,基于XGBoost方法分别对四类样品实验的高温炉内部温区2和温区3进行建模,模型精确度全部可达到99.98%以上。与传统建模方式传递函数相对比,在传统方法表现最好的情况下 ...
任 俊竹, 肖 志刚, 于 强
doaj +1 more source
变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工艺对15Cr系高铬铸铁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为解决常规定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出现的烧结温度窗口狭窄和产品力学性能对烧结温度波动敏感的问题,采用变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工艺制备了粉末冶金高铬铸铁,研究了变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的高温阶段工艺参数对15Cr系高铬铸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定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制备的合金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变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制备的合金由M7C3型碳化物、马氏体及少量奥氏体组成,通过高、低温两个阶段的烧结能够实现高效致密化和对显微组织的有效调控,制备出相对密度超过98.96%的高性能合金材料 ...
古思敏+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Application status of steel slag asphalt mixture [PDF]
总结了钢渣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矿物相组成; 分析了影响钢渣体积安定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探讨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分析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体积安定性、抗滑性)及其功能特性(导电性与微波加热); 研究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 介绍了国内外的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钢渣可用于沥青混合料,且应为陈化半年以上的转炉钢渣或电炉钢渣; 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优良,而化学成分及矿物相组成受炼钢工艺影响有所区别 ...
Gao J.+9 more
core +1 more source
通过分析副高和南亚高压的特征,研究其对2013年浙江省夏季异常高温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浙江省出现60余年最严重的高温少雨天气,7~8月全省平均气温、高温日数、极端最高气温均破195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梅雨期偏短,台风影响程度小,是引发高温的背景条件.在高温发生的6个阶段中,第4阶段高温持续时间长且强度最大.2013年夏季南亚高压和副高表现出明显的相向而行特征,偏强偏西的副高和偏强偏东的南亚高压在高低层叠加,控制浙江一带高低层,受下沉气流影响,对流活动受到抑制.同时发现 ...
ZHANGXiaoquan(张小泉)+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随着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内燃机、石油化工设备等的设计、运行要求不断提高,对典型高温薄膜传感器如高温薄膜应变计、高温薄膜温度计、高温薄膜热流量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中介绍了高温薄膜应变计、高温薄膜温度计、高温薄膜热流量计以及多功能集成高温薄膜传感器等典型高温薄膜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它们在敏感材料、材料体系、制造工艺和信号传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周排弟+6 more
core +1 more source
基于两广地区44个气象站夏季日最高气温资料,运用相关性分析、IDW插值等方法,研究了 1960—2015 年两广地区夏季高温热浪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56 a,两广地区高温日、高温热浪频次、强高温热浪频次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广东省增长率远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2)在空间上,高温日数南部少北部多,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危害高温日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强高温热浪频次自2省交界处向四周递减,且沿海地区较低,内陆较高.
ZHANGPing(张平)+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利用1971~2013年永嘉县夏季高温资料,建立高温过程的时间序列,分析了夏季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并对出现危害性高温时的预警指标作了进一步探讨.研究表明:永嘉县夏季高温天气具有显著的局地性特征,且高温多集中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本地夏季高温的主要天气系统,当本站处在副高脊线附近,高空下沉气流明显,低层在暖脊或暖中心附近,中高层为西南(或偏西)气流时,容易出现危害性高温;危害性高温出现时,天况稳定、云量偏少、日照时数较长、能见度较好、风速较小,且以西南风居多.
LYUJiangshan(吕江山)+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利用1953~2013年宁波地区逐日气温观测资料,根据1981~2010年新30 a标准,分析了宁波市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高温日数、低温日数等要素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在此基础上统计了暖冬、冷冬、酷暑、凉夏的出现次数.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近60 a来宁波市的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都表现出增暖趋势,增温最明显的时段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春季增温最为明显,冬季次之,夏季增温幅度最小;极端最低气温升温速率比极端最高气温略快,高温日数增加,低温日数减少,
GUSinan(顾思南)+3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利用NECP1948~2003年月平均资料,主要分析了2003年夏季长江流域以南高温天气形成过程的天气特征和物理过程,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压和海温两个异常因子与夏季江南高温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高层青藏高压的稳定、持续、加强和向东、西的不断扩张,有利于长江流域以南和华南地区产生高温天气,可作为一个异常强信号来预测江南高温干旱短期气候变化;副热带中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关键区在高温发生前一冬季海温有异常加热,尤其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说明关键区海温与江南地区高温呈6个月的相关 ...
DINGHua-jun(丁华君)+3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开展高温后水冷Q690高强钢的材性试验研究,明确高温对Q690高强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基础上,将高温后水冷Q690高强钢的材性引入数值分析模型,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实现考虑屈曲后性能的Q690高强钢板梁的火灾后剩余承载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暴露温度700 ℃为Q690高强钢力学性能变化的分界点。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fy和fu都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暴露温度对Q690高强钢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当暴露温度为800 ℃和900 ℃时 ...
华建民+5 more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