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231 to 240 of about 148,126 (251)
Some of the next articles are maybe not open access.

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成因研究——来自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和南非Kaapvaal克拉通西南部Namaqua活动带与Bushveld变质杂岩体的启示

, 2019
超高温变质作用是在变质地质学领域,继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高峰之后的又一重要前缘课题,对于认识地壳构造-热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和南非Kaapvaal克拉通西南部Namaqua活动带与Bushveld变质杂岩体的高温-超高温麻粒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合、变质演化特征,及其相应的变质事件与构造属性。我国的超高温变质作用带,包括华北克拉通西部的孔兹岩带——从内蒙西段的大青山到东段的集宁-凉城地区的超高温变质岩,皆为Al-Mg质和Al饱和体系的超高温变质岩石,常见假蓝宝石+石英、尖晶石 ...
李旭平, 王晗, 孔凡梅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模拟酸雨高温胁迫对桂花品种‘杭州黄’抗氧化酶活性和非结构性碳代谢的影响

, 2019
为了揭示桂花品种‘杭州黄’Osmanthus fragrans ‘Hangzhou Huang’抵御酸雨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以‘杭州黄’叶片为材料,采用盆栽人工模拟酸雨胁迫(pH 5.6,pH 4.0,pH 3.0,pH 2.0)和高温胁迫(40℃)进行处理,测定了叶片光合色素,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抗氧化酶活性和非结构性碳的变化。结果表明:①酸雨或高温单一胁迫后,叶绿素a(Chl a)质量分数、总叶绿素(Chl t)质量分数和Chl a/b均呈降低趋势。酸雨高温协同胁迫后,
王小东   +6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水冷壁高温腐蚀倾向判断及H 2 S近壁面许用浓度研究

, 2018
为预防日益严重的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在300 MW燃煤锅炉上研究了近壁面气氛分布规律,结合不同气氛下水冷壁材料12Cr1MoV的高温腐蚀动力学试验数据,预测了不同温度、气氛、腐蚀层开裂周期下的高温腐蚀速率,从而提出不同运行时间下锅炉水冷壁腐蚀的倾向判断标准;建立了腐蚀速率与H 2 S浓度、腐蚀时间和腐蚀层开裂周期的关系式,并以腐蚀膜开裂周期12 h和24 h为例,求得了近壁面气氛的许用浓度。研究结果表明,近壁面硫化氢(H 2 S)浓度与一氧化碳(CO)浓度成正比,而与氧气(O 2 )浓度成反比 ...
许伟刚   +9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6.5%Cr钢在高温高压CO_2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 2016
利用高压釜,研究了6.5%Cr钢在80℃和0.8 MPa CO_2条件下的腐蚀行为.利用SEM和EDS研究了腐蚀产物膜表面和截面微观形貌以及Cr在腐蚀产物膜中的富集状况.利用高温高压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线性极化电阻和电化学阻抗谱(EIS)随腐蚀时间的变化.结合溶液离子浓度测试,探讨了腐蚀产物膜生长机制.结果表明,6.5%Cr钢腐蚀速率为0.72 mm/a,腐蚀产物膜中存在Cr的富集,Cr/Fe之比超过了5∶1.不同腐蚀时间下,溶液中Cr3+含量都很低,说明Cr很少进入溶液.
许立宁, 王贝, 路民旭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SiC P /Al-Cu复合材料的高温热变形行为

, 2017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SiCp/Al-Cu复合材料进行压缩实验,研究其在温度为350~500℃、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由实验得出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热变形本构方程和加工图。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高温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其热压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可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形式来描述,在实验条件下平均热变形激活能Q为320.79kJ/mol ...
程明阳   +5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高温高压CO 2 状态方程研究

, 2016
针对爆轰环境下高温高压气体的热力学状态描述,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Lennard-Jones(LJ)势能函数的对比态维里型状态方程VHL(Viral-Han-Long)。基于该状态方程形式和优化的LJ势参数, 计算了爆轰产物气体组分CO2的压力、体积和温度(pVT)热力学关系, 并与VLW状态方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采用VHL状态方程计算得到CO2体积平均绝对偏差为0.971%, 最大偏差为4.04%, 采用VLW状态方程计算所得平均绝对偏差20.2%, 最大偏差87.149 ...
韩勇   +5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Zr含量对Nb-Ti-Si基超高温合金组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015
采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熔炼法制备了成分为Nb-22Ti-15Si-5Cr-3Hf-3Al-xZr(x=0,0.5,1,2,4和8,原子分数,%)的合金,研究了Zr含量对合金电弧熔炼态组织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不同Zr含量的合金均由Nb固溶体和γ-(Nb,X)5Si3(X为Ti,Hf,Cr和Zr)组成,添加Zr并未改变合金的相组成,但随着Zr含量增加,合金中初生γ-(Nb,X)5Si3的尺寸增大,含量提高.对不同Zr含量合金在1250℃分别氧化1—50h发现,随着Zr含量的增加 ...
Yuxiang Zeng   +3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Yb y Co 4 Sb 12 /Yb 2 O 3 热电复合材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

, 2014
采用高温熔融/热处理并结合SPS烧结工艺制备了Yb名义组分为0.6的Yb y Co 4 Sb 12 /Yb 2 O 3 填充方钴矿复合材料, 纳米或亚微米Yb 2 O 3 颗粒主要分散在方钴矿晶界上。研究了873 K下低氧分压高温处理对样品的热电性能与微结构的影响。热处理后样品的电导率、赛贝克系数、热导率基本保持不变, 块体材料内部纳米与亚微米尺度微观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 未发现填充方钴矿结构中的Yb元素的“大量逸出”与氧化, 材料的高温 ZT 值保持在1.2左右。TEM观察发现Yb y Co 4 Sb
刘睿恒, 陈立东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