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 to 10 of about 46 (39)
The rainforests of Southeast Asia have a high diversity of animals, many of which eat fruit and disperse the seeds of forest plants. Several large‐bodied species occur in these forests; these animals are predicted to have especially important seed dispersal roles but are also among the species most threatened by defaunation.
Aurélie Albert‐Daviaud+8 more
wiley +1 more source
摘要: 沱沱河是长江正源, 该流域自然生态系统敏感, 生态环境脆弱, 孕育了诸多适应高海拔、寒旱气候的青藏高 原特有物种。为了调查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我们选取沱沱河流域的班德山、达尔宗山和通天河3个样地, 采用 1 km × 1 km网格法在各样地分别选取20个连续网格, 每个网格内设置1个相机位点, 对流域内的鸟兽物种多样性 进行监测。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 累计4,288个有效相机工作日, 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2,353张, 鉴定兽类5目10 科15属16种, 鸟类8目15科19属22种。
Dong Wang+6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摘要: 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调查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发展和普及为中国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 了诸多机会。为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在我国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 与保护研究所在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资源共享子平台增设野生动物红外相机数据库专栏, 并通过门户网站“中国 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http://www.papc.cn/)对外发布, 向公众开放, 可以随时查阅、下载信息。本文 重点介绍了该平台的野生动物红外相机数据库建设进展 ...
Jia Li+11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共布设50台红外相机,对区内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连续监测。研究期间共记录到兽类17种(4目10科)和鸟类19种(5目10科),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兽类中,相对多度指数前5位的依次是小泡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野猪(Sus scrofa)、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和鼬獾(Melogale moschata);
汪国海+7 more
doaj
Impact of ground and canopy camera-trapping installation on wildlife monitoring
摘要: 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日趋普及, 逐渐成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手段。过去的监测常局限于地 面, 而针对林冠层的监测较少, 这对野生动物的多样性评估影响尚未可知。为此, 本研究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碧罗 雪山南段, 将20台红外相机分别拍摄地面层(0.5–1.5 m)和林冠层(5–10 m)配对比较, 累计拍摄2,319个有效相机日, 平均每对相机同步进行112.5 d的监测。监测期间共拍摄到44种野生动物(不包括鼠形啮齿类), 其中兽类20种, 鸟类 24种 ...
Yi-Hao Fang+8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Ongoing threats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snow leopard conservation in China
[肖凌云 (2017) 三江源地区雪豹(Panthera uncia)、岩羊(Pseudois nayaur)与家畜的竞争与捕食关 系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大学, 北京.] Xu A, Jiang Z, Li C, Guo J, Da S, Cui Q, Yu S, Wu G (2008)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snow leopard Panthera uncia in the Gouli Region, Kunlun Mountains, China ...
Liao Xiaoyu+27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为掌握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以及补充物种编目,于2018年12月—2021年4月利用红外相机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进行鸟兽持续野外监测。监测共记录到兽类22种,隶属4目10科; 鸟类90种,隶属9目24科;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为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23种; 记录保护区新分布物种白头鹞(Circus aeruginosus)等28种。相对多度指数表明,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
李 扬+5 more
doaj
摘要: 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 作者在云南巍山青华绿孔雀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的28个监测位点布设 红外相机, 累计监测6,377台日, 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1,692张, 其中兽类563张, 鸟类1,129张。鉴定出71种鸟类和兽 类, 其中兽类13种, 分属5目11科; 鸟类58种 , 分属9目23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种, 即黑颈长尾雉 (Syrmaticus humiae)和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7种, 分别是黄喉貂 ...
Liu Binqiang+6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利用2017年4月—2018年4月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数据进行空间关联性分析,探讨人为干扰对野生地栖鸟兽的影响。数据显示:保护区内有4种人为活动,包括村民进山,放牧家养黄牛、家养山羊和家养牦牛。村民和家养黄牛与低海拔网络(LAN)的野生地栖鸟兽,家养牦牛与高海拔网络(HAN)的野生地栖鸟兽产生了空间关联,家养山羊与野生地栖鸟兽没有空间关联。分析发现:(1)人为干扰对野生地栖鸟兽多样性有较大影响。(2)村民与野猪(Sus scrofa)、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 ...
刘卓涛张 玲+5 more
doaj
2015年1月—2016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进行监测,共布设28台红外相机,累计工作5643 d,共获得有效照片2820张,记录到兽类(Mammalia)4目7科12种,鸟类(Aves)5目11科2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即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种,分别为猕猴(Macaca mulatta)、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勺鸡 ...
苏英钰 1 毛坤财 2 程彬彬 1 刘洁 1 黎敏灵 1 左文波 3 张微微 1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