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61 to 70 of about 7,348 (195)
环境丰容是近十年来迁地保护地中提升野生动物生存质量的主要方式。为了了解我国迁地保护野生动物环境丰容研究现状,基于现有的研究报道对环境丰容的研究年度、研究机构、研究地、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效果评估方法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迁地保护野生动物环境丰容研究年度间整体上呈增长趋势,2014年以来的增长最为明显;(2)研究机构以动物园为主体(60.71%),同时与高校院所开展了密切的科研合作(34.29%);(3)动物园是迁地保护野生动物环境丰容的首选研究地(93.55%),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西南等区域(
徐卓 1+1 more
doaj
丰容作为现代动物园动物行为管理及福利提升的重要手段,已经被动物园及动物保育机构广泛应用于日常工作中。丰容工作融入保护教育项目,可以增进公众对野生动物保育工作的了解,丰富教育活动的体验,促进公众与动物之间建立情感联系。本文介绍了南京动物园在保护教育活动中所进行的丰容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应用情况,并重点阐明了丰容体验设计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丰容活动成功的关键要素,指出恰当地将丰容体验应用于教育活动中,需要从教育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丰容活动的安全性以及丰容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容体验的趣味性等多种要素予以考虑 ...
白亚丽 周莉娅 马海燕
doaj
圈养细尾獴(Suricata suricatta)的昼间行为观察
2014年1~9月,对成都动物园饲养的6只细尾獴的昼间行为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分别比较了细尾獴环境丰容前后,不同季节,产仔前后的行为发生频次,以及对环境区域的选择。结果表明,细尾獴环境丰容前期在洞穴中的行为频次极显著高于丰容和丰容后期 ...
刘选珍 杨佳璐 杨 粞 李海宇
doaj
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4月,应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对南昌动物园2只处于育龄期的华南虎进行了丰容前后的行为观察,对丰容前后行为发生的时间分配、行为比例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显示:丰容前主要出现踱步行为(刻板行为),休息行为和摄食行为(摄食行为的发生受人为控制)等行为,丰容后行为谱明显丰富,行为种类增多,玩耍行为,社会行为占据整个行为谱的时间比重加大,丰容前后行为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结构表明可以通过丰容来改变华南虎的行为节律,从而减少其刻板行为,增加了社会行为 ...
吴志勇, 李东涛, 刘道强
doaj
丰容对白臀叶猴(Pygathrix nemaeus)的采食量及行为影响
对南宁市动物园的3只白臀叶猴(Pygathrix nemaeus)进行笼舍环境丰容和食物丰容,采用瞬时取样和焦点取样法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丰容前后动物的采食量和各种行为变化。研究表明,环境丰容对白臀叶猴行为的影响明显,其中积极行为的时间增加,刻板行为、异常行为显著降低,而独笼圈养的雄性白臀叶猴的一般行为变化不明显,其余2只白臀叶猴的一般行为均增加。食物丰容仅促进了白臀叶猴在采食时增加了探究行为和其他积极行为,对每天的采食量无影响。
陈崇涛 邓加奖 韦定菊 姚永芳
doaj
互文性理论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法国文论家克里斯蒂瓦提出。根据这一理论,任何文本的生成都不是孤立封闭的,都与其它文本发生联系并产生 文本互涉。这一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过去那种认为文本是独立自足的观点,揭开了文本研究的新篇章。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将互文性理论运用于中国文学批评和翻译研究,但这些讨论缺乏理论的深度和系统性。 本论文试图运用互文性理论建立一条互文性翻译研究的途经,以此指导翻译理论和实践。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讨论了中国翻译界的互文性研究状况。第二章对西方不同流派的互文性理论进行了梳理 ...
LUO, Xuanmin
core
“游客体验”在动物园保护教育中的作用 ——以丰容体验活动为例
保护教育是现代动物园的重要功能之一,丰容是提高圈养野生动物福利水平的重要措施。分析了游客体验模式在动物园保护教育中的优势,总结了国内外动物园结合丰容与保护教育的类型和方法,提出了操作性体验,如参与制作丰容物、体验动物的行为、为动物提供玩具及观察性体验,如观察丰容对动物行为的影响等,两类具有借鉴性的游客体验丰容的方式。同时以上海动物园开展的活动为实例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各种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反映了游客体验对提升动物园保护教育的积极作用。
程翊欣 刘群秀 涂荣秀
doaj
环境丰容是促进动物展示其物种典型性行为,并使之掌控和选择环境的一种刺激行为和管理手段,且可提高圈养野生动物的福利。本文综述了从物理环境、食物投喂方式、社群、感官刺激以及行为训练等5个方面的丰容形式,探讨了不同形式的丰容对动物福利的影响。通过环境丰容,展示动物的自然行为,有助于改进现有饲养管理方式,并为将来野化训练、维持或重建动物野外种群提供动物行为学基础。
吴海丽 沙炳福 朱建青 戴 蕾 刘群秀
doaj
2010年1~12月,对成都动物园鹦鹉馆的环境进行了改造,并采用瞬时取样法观察了馆内四川鹦鹉在环境改造前后的行为及游客进馆停留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丰容后鹦鹉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为,如在假树上休息、走动、理羽、吃食、池中洗澡、草丛中觅食等; 丰容后明显增加的行为有:地上觅食,池中饮水,地上走动,在假山上理羽; 而原来在架上休息和理羽的一些行为得到了减少。另一方面,动物丰容后,进馆参观的游客数量及其停留时间也明显增加,本次丰容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甘 静 李洪文 刘选珍 徐 珍 刘 芳
doaj
野生黑猩猩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觅食、处理食物,而在笼养条件下,由于有限的空间和程序化的喂食方式,导致黑猩猩缺少对环境的探索和对食物的搜寻处理,往往发生一些行为和生理的变化,其中刻板行为的出现和较高的粪便应激激素,显示出动物处于不理想的福利状况中。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们于2012年5月1日~6月21日对杭州动物园7只黑猩猩进行了食物丰容,并采用了行为和粪便应激激素——皮质醇作为评价丰容效果的两种指标。行为观察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记录8:30~10:30和14:00~16 ...
胡新波 何 鑫 黄淑芳 朱 岩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