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31 to 40 of about 1,897 (216)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由于它的繁殖力低,在饲养条件下自然交配又极少见,这就促使我们对大熊猫进行人工授精。自1978年北京动物园首次人工繁殖大熊猫成功以来,国内外其他动物园也先后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繁殖了大熊猫。总的说来,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不高。这涉及到精液质量、精液保存以及输精的时间和方法等诸因素。通过对精液评定选择高质量的精液做人工授精,对提高人工繁殖大熊猫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大熊猫精液的评定,张敬平(1982) Platz,Jret.al.(
王雄清
doaj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总面积45.40万km2,生境多样,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两大平原分布,也是全国湿地面积较大的省份。是我国东方白鹳的主要繁殖区,但由于湿地开发,人为不同程度地干扰使得东方白鹳的繁殖地不断缩小,繁殖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省繁殖数量仅有10余个巢。从1990年在全省开始了东方白鹳人工招引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了200多个人工巢,有80余个巢被利用。东方白鹳的繁殖数量由10余只上升到现在的150多只。东方白鹳的繁殖种群已经明显回升 ...
张希国
doaj
Research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rtificial indoor breeding systems for the Japanese monkey using developmental technology [PDF]
科学研究費補助金研究成果報告書研究種目: 基盤研究(B)研究期間: 1999~2002課題番号: 11558097研究代表者: 鳥居 隆三(滋賀医科大学・動物生命科学研究センター ...
鳥居 隆三, 鳥居 隆三
core +1 more source
以广州动物园和广州鹦鹉研究中心饲养的3对小金刚鹦鹉及其于2008~2013年间产下的72枚卵和孵化出的37只幼年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成年小金刚鹦鹉在圈养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巢箱的设计制作、人工孵化、人工育雏、饲料配方等,并以收集自然育雏条件下雏鸟增重的资料为依据,对人工育雏幼年鹦鹉的饲喂量和饲喂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金刚鹦鹉自然孵化的时间为28~30 d,种类丰富和营养均衡的日粮有利于小金刚鹦鹉的繁殖; 繁殖巢箱的设计与挂置应满足亲鸟的繁殖需求,人工孵育可以提高小金刚鹦鹉繁殖率和成活率 ...
陈 武 陈仕焯 冼木森 黄海英 彭健欢
doaj
对连续3年人工养殖的暗纹东方鲀的体重、体长、肝重、肝体系数、性腺系数和肥满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并用体长、体重相关式W=aLb进行拟合,研究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池养暗纹东方鲀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式为W=0.0557L2.9029,性成熟前肝脏与体长的相关式为W=0.0033L3.1875,肥满度为0.05±0.01,明显高于野生暗纹东方鲀.通过对性腺系数和肝体系数的分析得出,池养暗纹东方鲀如果培育良好 ...
严美姣, 吴旭, 李钟杰
core
細菌内毒素の中和による家禽精液の液状保存技術に関する研究 [PDF]
筑波大学University of Tsukuba博士(農学)Doctor of Philosophy in Agricultural Science2023【要旨 ...
EI EI WIN MAUNG
core
本文以成都动物园饲养的1对灰鹦鹉及其于2003~2009年间产下的19枚卵和孵化出的17只幼年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成年灰鹦鹉在圈养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巢箱的设计制作、人工孵育流程、人工育雏饲料配方等,并以收集自然育雏条件下雏鸟增重的数据为依据,对人工育雏幼年鹦鹉的饲喂量和饲喂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给配对的灰鹦鹉提供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食物是繁殖的关键;繁殖巢箱是自然孵育的关键;人工孵育是提高灰鹦鹉繁殖率的重要手段;灰鹦鹉的孵化期为28~30 d。
李洪文+3 more
doaj
鮸状黄姑鱼(nIbEAMIICHTHIOIdES)隶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系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分布于台湾海峡和南海,成鱼的外形和体色略似鮸鱼属的鮸鱼(MIICHTHySMIIuy),所以福建沿海渔民称之为白鮸或鮸鲈。该鱼肉味鲜美,含脂量高,营养丰富,主要销往台湾、港澳和日本等地。鮸状黄姑鱼是一种个体大、生长很快的海水网箱养殖对象,通常5月放苗到春节前(共8个月)平均体重500g以上,大的可达850g ...
张其永, 洪万树
core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也是最早进行人工散放驯养繁殖的鹤类。从1979年以来,笔者在鹤类的人工散放驯养繁殖工作中,对丹顶鹤的配偶制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宋胜利, 徐铁林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