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51 to 60 of about 1,897 (216)
Population Viability Analysis of Ogasawara Greenfinch in Ogasawara Islands [PDF]
オガサワラカワラヒワが減少している要因の抽出と保全計画の検討を行うため、存続可能性分析を行った。感度分析の結果、本種の個体数減少に関わっている可能性のある要因として、繁殖する属島のドブネズミによる卵等の捕食、母島のノネコによる捕食、気候変動による繁殖期の餌不足が考えられ、現状15年程度で絶滅することが予測された。本種の保全策としてドブネズミの駆除、ノネコの管理強化、生息域外保全で人工繁殖させた幼鳥を生息域内に戻す方法を検討した。その結果、保全策の単体としては個体群の減少速度を緩和させるものの ...
NAMBA, Tomoyuki, 南波, 興之
core
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扬子鳄在成功地进行人工繁殖20年后,人们突然发现,人工种群虽然越来越庞大了,但野生种群越来越少了,野性也逐渐下降了。为此,中外鳄类专家发出警告:将扬子鳄放归大自然,扩大野外种群数量已刻不容缓。 野生扬子鳄仅存150条 自1982年扬子鳄首次在安徽省人工孵化成劝至今已20多个春秋。最新统计表明,经过20多年的人工繁殖保护 ...
吴国辉
doaj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提高圈养白冠长尾雉的繁育水平,在其繁殖期前调整日粮配方进行投喂,调整雌雄性比,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白冠长尾雉的出雏率和成活率。结果显示:繁殖期前的调整提高了白冠长尾雉卵的品质,调整后,孵化率由308%提升到534%,健雏率和1年成活率分别由383%、732%提升到709%、925%。圈养白冠长尾雉卵重为27—37 g,卵径为(4610±238)mm×(3475±121)mm,卵形指数为1
黄润基单芬肖清陈武
doaj
Establishment of full-sib families of Branchiostoma japonicu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larvae survival rates [PDF]
2011年3月9日—5月19日,以厦门海域采集的野生个体和实验室繁育的日本文昌鱼成体为亲本,尝试性地建立了全同胞家系;采用温度和光照诱导的方法,对雌、雄亲本进行人工催产,获得了34对亲本的全同胞家系受精卵。在家系培育过程中发现致使胚胎和仔鱼死亡的几种主要原因,以及日本文昌鱼早期发育的两种模式。通过加强养护管理,提高仔鱼存活率,缩短幼体变态所需时间,最终建立了7个完成变态的全同胞家系。在这些家系中,从受精卵到完成变态后不久的亚成体存活率最高为32.4%,最低为1.67%,而变态最快历时24 d ...
李伟业, 王义权
core
1963年北京动物园繁殖成活第一只大熊猫幼仔,23年来,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大熊猫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对一些最基本的数据,还是诸说不一:科技日报援引中国动物园协会负责人的讲话,23年中我国共繁殖大熊猫60胎,成活27仔;5月底福州大熊猫繁殖讨论会上认为是50余胎,28仔 ...
陈远飞
doaj
依据山区农民的实际情况,用比较简易的方法对红腹锦鸡的人工饲养繁殖进行了分组对照试验,在改进笼舍、简易饲料以及用粪蛆幼虫替代面包虫育雏方面取得了成果,并提出了红腹锦鸡人工饲养繁殖推广应用的方法和建议。
张旋, 陈学丰, 潘国龙, 朱惊毅
doaj
Studies on reproductive endocrinology of Chinese black sleeper Bostrichthys sinensis [PDF]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sinensis)生活于潮间带滩涂,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课题组以前的研究表明,野生群体为雌雄异体,但养殖群体存在雌雄同体现象。本文从生殖内分泌角度,研究了野生群体性类固醇含量的季节变化、脑垂体FSH和LH分泌细胞的定位及细胞数量的季节变化,并比较了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性类固醇和卵黄蛋白原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不但丰富了中华乌塘鳢生物学资料,而且可为中华乌塘鳢的人工繁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野生中华乌塘鳢不同季节血清E2、11 ...
李志杰
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