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 to 10 of about 2,022 (109)

不同燃料路径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1
氢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长、能量转换效率高,其燃料可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将促进电力系统消纳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已有文献缺乏对氢燃料生产、储运等不同路径的环境影响全生命周期综合分析。考虑中国当前主要的制氢、输氢和发电技术,根据不同技术组合设计17条氢燃料路径,通过GREET软件对这些路径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核算。研究表明:路径3(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液氢槽车输氢)和路径16(可再生能源发电+输电+现场制氢)的环境影响最小,低于纯电动车路径(混合发电+锂离子电动车 ...
余亚东   +8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基于CNN-Bi-LSTM功率预测的海岛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3
合理构建海岛综合能源系统对沿海能源清洁化转型意义重大,其优化调度更是实现海岛能源供需平衡的有效途径。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风光功率预测的海岛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搭建包含氢能设备、海水源热泵、海水淡化装置、波浪能发电装置等新型能源转换设备的系统模型。其次,海上气候多变会导致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故采用含环境变量重要性排序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
王润治   +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基于消纳责任权重的两级电力市场优化运行模型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0
在中国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和新配额制的实施背景下,为了使省内消纳责任主体完成消纳考核,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激励可再生能源跨省跨区消纳是关键问题之一。为此,借助于省间-省内两级市场,引入了省间可再生能源交易商代理省内消纳责任主体参与省间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在两级市场框架下,以市场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一种非线性的双层优化消纳模型。上、下层的出清结果作为对方层级的计算参数,利用KKT(Karush-Kuhn-Tucker)条件和拉格朗日对偶理论,将上述双层非线性问题转化为单层线性问题求解。最后 ...
陈先龙   +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中东北非电网互联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2
中东北非地区能源转型进展缓慢,加速部署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推动电源、电网协同规划与项目开发融资模式创新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区域电力市场缺乏顶层设计,电网消纳和调节能力不足,限制了中东北非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此,详细梳理了中东北非电源开发以及电网互联发展现状,分析总结了中东北非电源、电网规划目标,明确了区域当前电力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基于当前中东北非能源现状,探讨提出“清洁开发-规模储能-海水淡化-绿色制氢-电力出口联动发展模式”,为中资电力环保企业深耕“一带一路 ...
俞凯峰   +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基于配额制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系统动力学仿真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0
近年来以风能和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问题日渐突出,初期以补贴刺激其发展的方式资金缺口大且难以可持续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RPS)及其配套的绿色证书交易机制(tradable green certificates,TGC)能够以市场化手段激励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纳。该研究梳理了电力市场和绿色证书市场之间的资源传递关系,构建了市场主体进行绿色证书和电力交易的基本框架,搭建包括发电商、电力市场和绿色证书等耦合模块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杨立兵   +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能源互联网促进实现“双碳”目标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1
2020年,习主席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新战略目标,主动提高国家自主贡献指标,这对国内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和长期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都将发挥重要指引作用。当前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约占中国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的40%,推进电力部门脱碳、加速终端能源的电气化是推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和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手段。能源互联网是以电为核心,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信息技术,融合电力网络、天然气网络、供热/冷网络等多能源网以及电气交通网形成的异质能源互联共享网络 ...
康重庆
doaj   +1 more source

考虑用电形态相似度的多用户共享储能投资决策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1
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渗透的背景下,利用储能装置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降低用户成本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以电能用户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并构建用户侧储能综合效益模型;建立多用户共享储能的容量配置投资决策模型,基于用电形态相似度,提出了以高、低2种相似度为标准的共享储能模式下用户筛选方式,以提高共享储能的经济效益。算例分析对比了高、低2种用电形态相似度下用户集体共享储能的经济性,给出了共享储能容量配置的投资决策结果,以高用电形态相似度作为用户筛选标准可以获得更大的共享储能经济效益,并且经济效益与用户数量呈现正相关。
刘继春   +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热力管网动态建模及协调运行研究综述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1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热力管网由于较强的热惯性而具备被动储热能力,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提供空间。利用热力管网储能的方法可在不增加额外设备与投资的前提下,仅通过电力、热力系统的协调优化,达到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性与间歇性、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的目标。该方法已成为目前较具潜力的灵活性提升手段之一,逐渐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热力系统本身具有多变量、非线性、时延性等特点,且热力管网运行调节独立于电力系统调度之外,导致在刻画评估热力管网所具备的调节能力时,面临电热系统动态建模难以兼容 ...
徐飞   +6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基于数据驱动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备用优化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2
构建以多能耦合为特点的综合能源系统是增强能源系统运行灵活性、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有效途径。考虑到居民、工业用户的供热(冷)需求,电-热耦合已成为中国综合能源系统的主要形态之一。为应对新能源发电、负荷等不确定性,在制定调度计划时通常配置一定比例的备用容量,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提出了一套面向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两阶段鲁棒备用容量优化框架。构建适合的不确定性模型是电-热综合能源系统鲁棒备用优化的研究基础。相较于传统的鲁棒备用优化,构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超平面不确定集合 ...
李英俊   +7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及其应用 [PDF]

open access: yes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0
能源互联网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信息技术,融合电力网络、天然气网络、供热/冷网络等多能源网以及电气交通网形成的能源互联共享网络。能源互联网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构成网络多,特性差异大,能源互联网的规划、运行和控制面临大量难题。数字孪生是融合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先进仿真分析技术,有助于解决当前能源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技术问题。首先介绍了数字孪生的基本概念,给出了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的构建方式与可能应用;然后以能源互联网规划为例,
沈沉   +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