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 to 20 of about 2,061 (147)
Multi-Power Coordinated Optimization Operation Strategy Considering 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 [PDF]
In order to achieve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the power system presents the trend of extensive access of multiple power sources. A multi-power coordination bi-level optimal operation model was proposed.
FENG Caoyi+7 more
core +1 more source
随着热电联产机组、热泵、电锅炉、空调等能量转换设备的普及,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和信息交互日益密切,逐步形成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热电联合调度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首先,分析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组成,包括电网、热网和耦合设备等。在此基础上,从能量枢纽、网络拓扑和统一能路等角度回顾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建模的发展历程。然后,基于解析法和人工智能法等评述现有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研究的异同,包括考虑不确定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随机优化运行和热电联合鲁棒优化调度。最后 ...
朱浩昊+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基于㶲分析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模型优化及调度策略研究 [PDF]
多能互补作为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革命中的关键点,是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和能效的重要途径。㶲是能量系统效率的表征,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系统用能品质损失的大小、部位和影响因素,但是当前国内针对多能互补能源系统进行㶲分析的工作较少。为从㶲的角度对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开展分析,建立系统的水的物质平衡约束和热力模型,同时构建系统㶲分析的黑箱模型,从而将㶲分析的评价指标作为系统运行的目标函数之一。结合某园区能源系统实例,分析分别以运行成本最低、㶲效率最大为目标函数时,系统在供暖期的调度策略 ...
王一帆+6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在“双碳”目标下,山东省将进一步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然而,在山东省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新能源消纳问题日益凸显。以山东电网为分析对象,开展新能源消纳关键措施研究。分析了山东新能源消纳现状,总结了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归纳影响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关键因素,系统性地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各项措施。以山东电网2025年规划数据为基础场景,利用时序生产模拟方法对这些措施进行量化分析 ...
刘宁宁+4 more
core +1 more source
面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电化工(P2X)技术分析及其能耗水平对比 [PDF]
电转氢技术可将富余的可再生能源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运用于电力系统中有望实现富余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消纳。氢在交通、发电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但受限于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度,现阶段应用的规模较小,难以匹配富余电量的体量。同时,氢在化工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发展面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电化工(P2X)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弃电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针对电转氨、电转甲烷、电转甲醇及电转汽油4种主要电化工技术,从市场规模、技术路线、能源转化效率以及示范工程进展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对比分析了4种电化工技术的能效、电耗 ...
李佳蓉+6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为解决新能源市场化的规模及路径问题,着眼于省级电网的现状及市场化边界条件,建立了新能源市场化规模测算模型。首先,考虑各省电网的新能源保障性利用小时数、居民农业保障用电、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等因素,提出了5种新能源市场化边界的测算方法,以确定省级电网的新能源入市边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能源最佳入市路径测算模型,以社会总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综合考虑新能源市场化所带来的各项收益及成本,在市场化边界内寻求省级电网的新能源市场化最佳规模。从而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保障新能源项目收益,满足市场化边界 ...
王清亮+6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长三角区域某近零碳园区因地制宜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结合风、光、储、直、柔智慧综合能源系统与建筑光伏一体化,做到可再生能源的弹性消纳,年节能率达到17.86%。建成后园区碳强度下降约53%,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250t、标准煤约1465.3t,相当于植树229.3万棵,环境保护作用明显。
王 浩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随着新能源并网比例持续上升,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的发展备受关注。逐渐完善其激励政策和市场机制,提升其经济效益,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BESS的不同物理特性、政策和市场机制、退役电池的处理方式等问题仍亟待深入研究。分析了BESS的研究现状,包括不同物理特性、参与电力系统价值评估现状。从国内外储能政策的提出、电力市场的运营、碳市场的交易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BESS需求及市场机制,并分析了梯次利用BESS的适用场景与经济效益 ...
程林*, 索克兰, 许鹤麟, 黄文瑞
core +1 more source
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是能源电力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具备储能功能的移动式电力负载,具有负荷和电源双重属性,如何设计其参与电力市场的商业模式以高效消纳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能源电力绿色转型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鉴于此,分析了电力市场环境下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的出力关系,探索了电动汽车自身特性,设计了电动汽车参与电力市场的基本架构;进一步从电网、售电公司、虚拟电厂三个角度分析并提出了电动汽车参与电力市场的商业模式;最后选取某典型城市场景对三种商业模式进行了经济性对比分析 ...
刘敦楠+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能源系统的低碳化转型与发展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环境、能源问题的共同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全球范围能源行业放松管制的现实背景下,能源系统协同运行和综合优化的效益得到了广泛关注。多能源系统协同运行和多能源市场耦合交易能够挖掘利用不同能源间的互补性和替代性,实现灵活的能源生产、消费、储存、传输,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消纳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系统的低碳化转型与发展。立足能源市场发展实际,在分析开展多能源市场耦合交易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多能源市场间交互影响、多能源市场协调运行及联合出清 ...
肖云鹏+3 more
doaj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