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1 to 130 of about 2,963 (175)

健康教育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妇女妊娠率的影响

, 201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妇女受孕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所拟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183周期,随机分为实验组(85周期)和对照组(98周期)。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操作流程接受常规IUI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操作流程和宣教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一对一的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IUI周期全过程。结果两组妊娠率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患者妊娠率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对照组患者的放弃率明显高于实验组( 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宫腔内人工授精妇女的妊娠率,降低患者的放弃率。
刘锦云   +5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宫腔粘连术后妊娠率及生育结局临床分析

, 2013
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导致不孕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及生育结局.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因宫腔粘连不孕就诊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宫腔粘连不孕治疗前月经的情况影响治疗后妊娠的情况,治疗前闭经、月经量少、月经紊乱治疗后妊娠率分别为34.8%、54.4%、62.5%(P<0.05);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妊娠结局,术后妊娠率轻度宫腔粘连明显高于中度粘连、重度粘连,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轻度粘连不孕患者妊娠结局好于中度及重度粘连患者。
方明珠, 刘爱珍, 郭宝芝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应用颗粒细胞部分剥除法提高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率的研究

, 2006
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约50%以上的胚胎发育至4~8细胞阶段,即发生阻断现象,胚胎不再继续发育.动物研究证明,应用颗粒细胞部分剥除法(即将保留的部分自体卵母细胞周围颗粒细胞与胚胎共培养),是克服体外胚胎发育阻断的有效方法[1,2],用于共培养的细胞可来自自体,也可来自异体.目前,有关研究报道较多的是选用输卵管上皮细胞,也有选用颗粒细胞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颗粒细胞部分剥除法在行常规IVF-ET中的应用价值。
李蕾   +5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