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21 to 30 of about 174 (106)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丹顶鹤及其它珍稀水禽为主的湿地生态类型的保护区。自1979年建区以来已有十年,这期间做了大量的鸟类资源的调查工作。本文考虑到结合保护区的自身特点,选取1984及1990两年间4—9月份的资料进行对比,由于资料的完整性和可比性均较好,因此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吕晓平, 许杰
doaj
为了了解特殊时期鸟类资源动态及积累基本的生物学信息,2005~2009年采用样线法、样方法、样点法对扎龙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的鸟类群落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湿地注水恢复期,(1)扎龙保护区共记录鸟类14目43科191种; 物种组成以雀形目、鸻形目、雁形目鸟类居多(72.78%),其次为鹤形目、鹳形目、隼形目(17.28%); 区系分布以古北种和广布种为主体(98.43%); 居留型以夏候鸟占绝对优势(63.87%),其次为旅鸟和留鸟(27.23%); 生态类群以鸣禽占绝对优势(45.03 ...
邹红菲 朱井丽 吴庆明 金洪阳 韩 伟孔维尧 徐 岩 许志铭 高晓冬 杨 敏 聂文龙
doaj
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大型水禽自然保护区,这里虽然没有古木参天的林海和巍峨秀丽的群山,然而在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中,却栖息着许多珍贵的水禽,尤以鹤类繁多而闻名于世,因此,吸引了国内外动物学家前往考察访问。被誉为“鹤类的乐园”。
杨纯, 李春源
doaj
大白鹭Egretta alba为中型涉禽,隶属鹳形目、鹭科、白鹭属。栖息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境内的大白鹭其体型较大,翅长在410mm以上 ...
吴长申, 蒋星星, 许杰
doaj
观鸟是一项陶冶身心、消除疲劳、接近大自然、科学性很强的活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资源丰富,是进行观鸟旅游和科普、科研的重要基地。本文主要构建了鸟类观赏性评估体系,并对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观赏性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观鸟者对自然保护区和鸟类的认知度、喜爱度和观鸟的期望等等;并为保护区更好地开展观鸟旅游和科研、科普活动提出管理建议。
王俅, 杨木肖, 邹红菲
doaj
以2000年、2007年、2013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辅助资料对扎龙保护区进行提取,在Erdas的支持下实现图像解译,分析景观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3年,扎龙保护区沼泽湿地面积先减后增,但仍以沼泽为基质景观,沼泽面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 草地景观有所减少,耕地面积小幅度增加; 明水面面积变化较大,主要受降水影响。以道路、居民地、耕地作为人为干扰源,选择适合的干扰距离对三者进行缓冲分析,探究人为干扰对丹顶鹤生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人为干扰逐年加大 ...
龙泽旭 龚文峰 袁 力 李 浩
doaj
笔者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鸬鹚的繁殖习性和恒温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巢区平均水深305±40mm;平均窝卵数4.2±1.1枚,平均卵重52.0±4.7g;幼鸟生长模型为;恒温能力发育分为发育期和恒温期。
柳劲松+5 more
doaj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也是最早进行人工散放驯养繁殖的鹤类。从1979年以来,笔者在鹤类的人工散放驯养繁殖工作中,对丹顶鹤的配偶制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宋胜利, 徐铁林
doaj
丹顶鹤雏霉玉米中毒病例报告肖让,许宽(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鹤类研究所)鹤类霉饲料中毒的病例是比较罕见的,而某自然保护区在1991年5月份孵育了丹顶鹤雏19只,当其达3个月龄左右时,其中有16只因喂霉玉米面发病。其发病率达84%,死亡率为12.5...
肖让, 许宽
doaj
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进行白枕鹤的生态学研究时,发现了一只带有黄色彩环标志的雄鹤。今年在它与配偶进行孵化时,科研人员利用隐蔽观察棚,逐渐靠近它们的巢,最后终于看清了彩环上的号码为“J17”。经日本山阶鸟类研究所证实,这只鹤是1984年1月25日在日本的出水地区被环志。与其一同被标志的还有它的配偶,那只鹤1985年3月死于朝鲜 ...
苏立英, 许杰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