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51 to 60 of about 3,281 (165)

圈养黑猩猩冬季日活动时间分配及行为节律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0
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杭州动物园5只黑猩猩冬季的日活动时间分配及行为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年雌雄黑猩猩的活动以休息行为为主,占比一半左右,而青年雄性黑猩猩以休息行为(36.46%)和移动行为(34.72%)为主。成年雌雄黑猩猩的移动行为(χ2=8.179,P=0.004)和理毛行为(χ2=10.9,P=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休息行为(χ2=19.507 ...
张亚兰 1 #   +5 more
doaj  

谈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考察和经营管理问题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3
(一) 众所周知,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为了拯救某些濒于绝灭的生物种群,监测人为活动对自然界的影n向,研究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条件和生物本身的自然演替规律,找出合理利用资源的科学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周政贤
doaj  

自头叶猴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繁殖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7
白头叶猴(Pvesbytis leucocephaius)仅分布于广西龙州、宁明、大新、崇左、扶绥等县石山林区,数量很少,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它的形状大小与黑叶猴相似,仅头颈、上肩及尾巴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为白色,头顶正中有一撮直立的白色冠毛,故称为白头叶猴。笼舍饲养白头叶猴虽有较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对它的生活习性、生态规律缺乏了解,故不易饲养,更难繁殖。南宁市西郊公园的科技人员曾多次深入白头叶猴产区,进行观察和调查。同时,亲自参加饲养,了解、掌握了白头叶猴的生活习性、生态规律 ...
赖月梅
doaj  

长颈鹿的繁殖与饲养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2
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是当今陆地上最高的哺乳动物(最高可达6米以上)。生活在非洲的广大草原和棘刺丛生的地方,从撒哈拉沙漠以南至南非桔河流域都有长颈鹿的分布。长颈鹿较能耐热、耐渴,性喜群居生活,较温顺,但胆怯,易受惊。饮水有一定的规律。食物以嫩树枝、叶为主,偶尔也采食一些高草。
周昌耀, 肇宝光, 淑玲仁
doaj  

鸟类环志的简介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3
(一)环志的意义鸟类环志(Bird-Banding)是获得有关鸟类迁徙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通过环志可以了解和研究鸟类迁徙、散布、季节运动、归巢能力、死亡率、存活率、寿命、种群大小、种群结构、配育经久性、地点和场所、日活动,以及有关生境、行为等方面的基本数据。从环志所取得的大量资料,起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
许维枢
doaj  

圈养亚洲象春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4
2012年1月13日~5月8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全事件取样法及目标取样法对昆明动物园4只圈养大象(3♀1♂)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圈养亚洲象在取食行为、运动行为、站立行为、休息行为、交往行为、情绪行为和其他行为中主要以取食和运动2类行为为主,除怀孕象运动(14%)少于取食(67%)外,其余都是运动行为时间分配大于取食行为时间分配,其他行为分配时间均不超过10%。在工作日和节假日雄象的运动行为和取食行为大致相似,而雌象表现为在工作日的运动行为多于节假日,取食行为则相反 ...
刘安荣 师 婧 周杰珑 杨 梅 柳元淑 肖伍原 何勇杰 黄 松
doaj  

野生动物的刑法保护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0
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因素,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野生动物资源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医药价值、科学研究和美学价值。但是,我国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立法上起步晚、基础差,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的立法,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还没有被人们普遍地重视 ...
赵志东
doaj  

佛坪大熊猫的初步观察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1
1980年11月—1981年5月,我们在保护区中心地区的三关庙地段,北至蒸笼厂,南至大弯沟,纸厂坪沿河两侧,在将近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用路线统计的方法和跟踪观察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初步掌握了该区大熊猫的分布及数量,并对冬、春两季栖息地及繁殖巢穴。生活和活动规律,进行了实地观察。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于下:
雍严格
doaj  

贺兰山野化牦牛夏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3
2010年7月4~18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牦牛的行为,对贺兰山野化牦牛的夏季行为时间分配与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将所有行为划分为运动、摄食、休息、社群和其他行为5种类型。结果表明,运动、摄食和休息是牦牛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分别占总行为时间的(41.06±2.36)%、(33.14±2.51)%和(22.84±4.71)%,社群和其他行为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1.49±0.17)%和(1.47±0.20)%。运动的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8:00~10:00和15:00~16:00 ...
高惠   +4 more
doaj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