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41 to 50 of about 6,168 (159)
目的: 寻找一种更好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方法。方法: 将尿激酶联合前列腺素 E1 与单用尿激酶作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治疗 方法血管再通率的变化。结果: 尿激酶联合前列腺素 E1 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结论: 尿激酶联合前列腺素 E1 是一种操作方便且有较高临床 应用价值的溶栓方法。
常光其 吴壮宏 林勇杰 詹世光 吕伟明
doaj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在前循环大血管狭窄导致的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 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因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 狭窄导致急性低灌注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多途径血管内 治疗,随访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的NIHSS及mRS评分。 结果 共纳入40例行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的急性低灌注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24例(60%), 平均年龄70±4岁(60~80岁 ...
张霞,佟旭,张斌
doaj +1 more source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与接受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功能结局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静脉溶栓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发病4.5 h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相关研究数据(包括空腹血糖等)。研究结局设定为出院时功能结局良好,即mRS评分0~1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空腹血糖与功能结局的关联性。 结果 共入组20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3.21±11.67)岁,其中153例(74.63%)患者为男性 ...
丁则昱1,李光硕1,赵性泉1,2 (DING Zeyu1, LI Guangshuo1, ZHAO Xingquan1,2 )
doaj +1 more source
【摘要】 多时相CTA(multiphase CTA,mCTA)作为一项新型颅内血管影像检查技术,可通过追踪造影剂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动态观察动脉峰值期、静脉峰值期及静脉晚期3个不同时相颅内血管显影情况。其特征性影像——“斑点征”可显示不同时相血管管壁的通透性,评估血栓长度及血栓渗透性,并评估颅内侧支循环状态、病变区血管通透性及静脉溶栓效果。本文就mCTA在侧支循环评估、血管通透性检测及血栓渗透性、血栓长度的识别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Abstract】 Multiphase CTA (
赵丹萍,刘俊艳
doaj +1 more source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中miR-491-5p、miR-21-5p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12例AIS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静脉溶栓后24 h内出血转化发生情况分为出血转化组(66例)和非出血转化组(246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清miR-491-5p、miR-21-5p表达水平 ...
王笑寒1,潘燕1,张小林1,刘坦2 (WANG Xiaohan1, PAN Yan1, ZHANG Xiaolin1, LIU Tan2 )
doaj +1 more source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Advance in Acute In-stent Thrombosis after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摘要】 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严重瘫痪甚至死亡。然而迄今为止,针对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仍没有统一的治疗方式。虽然有很多病例报道了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处理方法,但是仍缺少随机双盲试验或大型临床试验来证实其可靠性、安全性。在临床上,与手术操作相关的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最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抗血小板治疗不充分或停止抗血小板治疗、高凝状态、抗血小板药物抵抗也可导致颈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目前,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溶栓治疗 ...
王翩,王琰,李虹庆
doaj +1 more source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诊治是一个系统工程。AIS诊疗指南可规范和 指导临床实践,但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各基层医院可能面临不同的问题。本文对临床中的常见 问题包括AIS的急诊评估和转运、影像评估、溶栓和抗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等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Abstrac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nd AIS ...
王建红,杨树,郭富强
doaj +1 more source
【摘要】 目的 评估机械取栓应用于大脑中动脉(midd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2段急性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MCA M2段急性闭塞并实施机械取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90 d mRS评分分为良好 结局(mRS评分0~2分)与不良结局(mRS评分>2分)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入院NIHSS评分、是否合并静脉溶栓、闭塞部位、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再通时间等资料的差异。 结果
李迪,刘舒鑫
doaj +1 more source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acute sever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risk factors of poor prognos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152 cases]. [PDF]
Zhai Y, Wang H, Zhan S, Wu H.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e warning syndrome,CWS)是一组罕见的临床症状,具有反复发作刻板样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易进展成完全性卒中的特点。本研究报道1例表现为发作性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的CWS,该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内,仍反复发作刻板样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经评估风险后,静脉溶栓后24 h内予以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 d后桥接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患者未再发作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静脉溶栓治疗后启动抗血小板聚集时机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的方案,仍需大规模数据进一步探讨。
郑剑华,崔燕玲,曹莹,戴建武 (ZHENG Jianhua, CUI Yanling, CAO Ying, DAI Jianwu)
doaj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