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51 to 60 of about 1,188 (130)
冬季保温手段作为动物园常规动物管理手段广泛运用于饲养实践中,然而对于判断需要保暖的动物、保暖的适宜温度和保暖的起止时间往往依靠经验和对野生物种的野外环境需求的粗略了解,造成保暖工作不够科学,导致能源的浪费、安全隐患等多种问题。本次研究以杭州动物园冬季保暖的4种灵长动物为研究对象,即黑白疣猴、赤猴、山魈、白颊长臂猿,于2012年11月24日至2013年3月4日,每天统计动物在保暖箱中的比率(室内率)和当天室内外温度。通过对室内和室外温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采用油汀保暖使室内温度相对提高 ...
胡新波 何 鑫 朱 岩 江 志 胡红卫
doaj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以佳木斯柳树岛为例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为其营造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对于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东北地区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栖息地的修复、规划及管理提供参考,以黑龙江省佳木斯柳树岛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柳树岛景观类型,调查鸟类资源,分析不同景观斑块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提出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策略,主要包括:对鸟类栖息地进行分区保护、退化生境修复、生态廊道构建、自然岸线及水环境恢复、营建适宜生存的植被群落和后期监测管理等。
夏心怡+4 more
doaj
马可波罗盘羊(Ovis ammon polii) 是帕米尔高原的代表性物种,开展其种群生存现状调查和生境适宜性评价对于该物种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应用地图样带法于 2017-2018 年夏季(6-8 月) 和冬季(11 月) 在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沿沟谷随机布设 16 条样线,总调查面积 1236.48 km2, 调查并计算了马可波罗盘羊的种群分布与数量。 结果显示,萨热吉勒尕、色日克塔什、 卡拉其古、卡拉吉勒嘎、皮斯岭和赞坎等沟谷是保护区内马可波罗盘羊的主要分布区域 ...
陈强强
core
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 是亚洲内陆荒漠、 半荒漠及荒漠草原区域的代表性物种, 开展其种群数量调查与适宜生境研究可以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作者于 2018 和 2019 年每年春(4-5 月) 、 夏(6-8 月) 、秋(9-10 月) 三个季节, 采用样线法对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的地理分布现状和种群数量开展了调查, 每次调查样线设置一致, 调查样线涵盖了保护区所有地貌和植被类型。 2 年共观察到蒙古野驴 1066 群 ...
张晓晨
core
气候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严重影响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大熊猫作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中的旗舰保护种,具有扩散、繁殖能力低、食物单一、分布范围窄、生境破碎化严重等特点,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气候变化极有可能成为大熊猫新的生存危机。因此,掌握气候变化形势、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对大熊猫的影响,对大熊猫的保护工作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总结了目前气候变化对大熊猫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大熊猫影响的研究初有成果 ...
王玉君 李玉杰 张晋东
doaj
在卡拉麦里山保护区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样区约1447km2作为评价区,基于2005年以来对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鹅喉羚野外调查和样方采集,利用模糊赋值法建立生境评价模型,结合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以植被类型、坡度、坡向和人类干扰活动为评价因子进行生境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实际生境面积分别为1146.9km2、1137.1km2、991.6km2和499.8km2,分别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79.3%、78.6%、68.5%和34.5%;其中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304.1km2 ...
乔建芳+5 more
core
丰容是为圈养动物提供适宜生活环境,改善圈养动物行为结构的重要方法。为了探究丰容对圈养双角犀鸟日常行为的影响,于2013年1~4月对上海动物园3只双角犀鸟进行展区丰容实验。丰容方法包括在栖架上设置云梯、悬挂麻绳和玩具、使用饲喂器等。采用瞬时扫描法观察双角犀鸟的日常行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丰容前后双角犀鸟个体间行为时间分配在社群、休息、运动、动喙行为方面有显著差异; 丰容对双角犀鸟的日常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且丰容后各个个体均在修饰行为、休息行为、运动行为和动喙行为方面出现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 ...
马 珺 朱建青 黄康宁 傅建义 史红云 夏 季 刘群秀
doaj
赤狐(Vulpes vulpes)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色达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等恶性疾病的重要传播源,掌握该物种时空利用特征可促进其有效管护。2023年5月—2024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赤狐活动,并对其栖息地影响因子、适宜栖息地和日活动节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赤狐的日活动强度分布不均匀(α > 0.042),其在05:00、20:00和24:00出现活动峰值,在09:00—15:00活动较少,呈夜行性(β = 0.09);年均降水量、土地覆盖类型、
杨创明+10 more
doaj
广东是否有圆鼻巨蜥(Varanus salvator)的自然分布
圆鼻巨蜥(Varanus salvator)是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一直认为广东有圆鼻巨蜥的自然分布,但缺乏科学证据支持。我们在文献分析、访问调查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圆鼻巨蜥生态习性和栖息地知识,对广东是否有该物种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广东历史上有圆鼻巨蜥的自然分布; 文献资料记载的韶关、云浮、深圳和阳江发现的圆鼻巨蜥实体实为走私放生或走私途中逃离的个体,不是本地种; 296名受访者中仅茂名有2人在野外见过圆鼻巨蜥,但为当地林业局放生的走私个体 ...
汪巧云 张富华 吴诗宝 邹翠云 张 莉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