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51 to 60 of about 5,313 (178)

Study on business environment, land strategy and location choice of new digital enterprises(营商环境、土地策略与城市新生数字企业区位选择)

open access: yesZhejiang Daxue xuebao. Lixue ban
利用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08—2019年数据,构建了数字企业选址的泊松及负二项模型,评估工业用地配置和营商环境对新生数字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营商环境水平对新生数字企业选址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采用单一的低价工业用地策略对新生数字企业入驻的吸引效力已衰竭。若在营商环境水平提高的同时,低价出让工业用地,对新生数字企业仍有拉动作用。城市营商环境的改善对新生数字企业选址存在空间溢出负效应。相较于采用低价出让工业用地策略,提升城市营商环境水平对新生数字企业的吸引力更大 ...
张娟锋(ZHANG Juanfeng)   +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春季迁徙停歇地生境选择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1
2009年3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对辽宁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内迁徙停歇的丹顶鹤进行观察监测,确认并用GPS定位其停歇地;通过样方法、因子测定法进行对其停歇生境进行实地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1)芦苇沼泽是丹顶鹤主选的停歇生境,占到96.4%;(2)丹顶鹤停歇地与火烧地的距离小于25 m,在火烧地边缘活动,或者停在火烧地中;(3)丹顶鹤一般会选择油井距离大于1 km处作为停歇地(100%);(4)丹顶鹤距明水面的距离较近,便于获取食物与水等;(5)频繁区对丹顶鹤影响明显 ...
金洪阳, 郝萌, 杨玉成, 邹红菲
doaj  

花鼠的越冬生境选择特征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3
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用跟踪观察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计算花鼠个体活动半径确定花鼠的活动范围,进而对花鼠的越冬生境选择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花鼠个体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平均最大活动半径为44.94±4.29 m,个体间家域明显重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红松盖度、倒木盖度、灌层盖度、距林缘距离及干扰强度5个因子为影响花鼠越冬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分别命名为食物因子、地表遮蔽因子、上层遮蔽因子、综合因子和干扰因子,各因子对花鼠越冬生境选择均有显著影响(
杨慧, 戎可
doaj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特征和危害分析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2
2017—2019年,在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31条样线,对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的活动痕迹及危害特征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于2019年布设24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野猪的活动节律进行1年的监测,同时结合对保护区及周边发生的农作物危害事件的实地问卷调查,综合分析了野猪的活动节律、生境选择及危害特征。结果表明:(1)野猪的日活动模式呈双峰型,07:00—10:00和17:00—19:00活动频繁,活动峰值出现在17:00—19:00。野猪在夏季和秋季较为活跃。(2)植被类型、坡度、坡位 ...
王 逍 李 飞 李崇清 李腾飞 杨伶熠 杨 瑞
doaj  

乏食压力下幼龄麋鹿的行为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3
2011年12月~2012年3月,采用样线法对大丰麋鹿保护区幼龄麋鹿的集群组成、生境选择和警戒距离等进行调查,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其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处于乏食状态下幼龄麋鹿的行为活动规律。结果显示:幼龄麋鹿昼间77.45%的时间用于取食活动,它们通过延长取食时间以取得足够食物,维持生理需要。乏食压力下,幼龄麋鹿集群、生境选择及观望警戒距离月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生活规律保持相对稳定性。乏食期结束,74.58%的幼龄麋鹿能够应对自然环境变化得以生存 ...
任义军, 孙大明, 丁玉华, 刘彬
doaj  

北方森林熊类越冬熊仓及生境研究进展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8
生境是动物赖以生存的条件。动物与环境协同进化,表现出多样的适应性。北方森林冬季积雪覆盖、食物匮乏、气候恶劣。为适应严酷的冬季环境,北方熊类具有冬眠的行为。随着纬度变化,置仓生境、熊仓类型以及熊仓年表存在一定的变化; 大尺度上的景观变化,也会影响置仓生境和熊仓类型选择及熊仓年表。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海拔、降雪量、气温变化以及人为干扰是影响冬眠的主要因子。置仓生境和熊仓类型选择的研究对保护熊类越冬栖息地和反盗猎有重要意义; 熊仓年表研究更有利于种群保护和恢复,避免春季人熊冲突事件的发生 ...
杜海荣 李 倩 元虹懿 袁子奥 支晓亮 张玮琪 乔付杰 张明海
doaj  

野猪春季农耕觅食地选择特征初探——以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7
为了研究野猪(Sus scrofa)春季农耕觅食地生境选择特征,以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于2015~2016年春季,利用样方调查法在保护区内对野猪危害的农耕地开展实地调查。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共有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7.56%,包括隐蔽因素、可视度因素、人为干扰因素和农耕地因素。野猪在利用农耕地觅食时,倾向于选择灌木和农作物盖度较大(隐蔽因素)、灌木和乔木较高(可视度因素)以及远离居民点的区域(人为干扰因素),并且,野猪选取的农耕地食物资源较丰富,外形呈狭长型 ...
罗晓洪 来楷迪 梁 盛 胡灿实粟海军 张明明
doaj  

扎龙湿地苍鹭巢址选择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8
2004年3~5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用生境因子测定法对苍鹭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类型是影响苍鹭巢址选择的首要因子,所有的苍鹭均在芦苇沼泽中营巢;巢距人为活动不频繁地距离和植被高度 ...
吴庆明   +3 more
doaj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驼鹿种群数量及空间分布调查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3
2022年3月下旬,利用固定翼无人机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驼鹿(Alces alces)进行航拍调查,估算及分析保护区内驼鹿的种群数量、分布密度和生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获取无人机影像17 818张,无人机样带拼接面积为206.9 km2。结合目视解译方式识别驼鹿并据此建立驼鹿无人机影像解译标志库。根据无人机样带解译结果,得到驼鹿的种群密度为(0.174±0.038)只/km2,估算出保护区驼鹿的种群数量为310~484只。驼鹿的分布及生境选择中生态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驼鹿主要分布于海拔400~
王劭文   +5 more
doaj  

动物园野生动物繁殖性能的综合评定方法探讨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4
动物园野生动物繁殖性能的综合评定方法探讨李淑玲,焦燕芬(哈尔滨动物园)适应是动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生存在人为环境下的野生动物对环境的选择机会大大地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实现野生动物的生存与繁殖特性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而不是动物本身。生活在动物园里...
李淑玲, 焦燕芬
doaj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