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61 to 70 of about 5,313 (178)

大鸨越冬栖息地选择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8
2003~2006年的1~2月在吉林省镇赉县和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接合部的草原地带,对大鸨越冬栖息地的选择进行了考察研究,并将栖息区域人为地划分为3种类型。一是农田荒地和周边草甸,二是平均低于40cm的矮针茅草原,三是平均高于40cm的高针茅草原。结果表明,大鸨对这3种栖息地类型选择明显。农田生境植物性食物丰富,草原生境动物性食物较多。
于国海   +4 more
doaj  

白鹤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6
白鹤是世界瞩目的珍贵动物。它是生活在浅水沼泽中一种大型的迁徙性涉禽,由于白鹤对生存环境的选择和要求,较其他生活习性相似的种类更为严格,换句话,也就是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由于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急剧变化。因此 ...
丁文宁
doaj  

浙江龙王山安吉小鲵的产卵场微生境选择与卵孵化的影响因素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全球两栖动物种群的急剧衰退已成为保护生物学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产卵场选择是两栖动物生活史中至关重要的过程,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后代的存活率和亲本的适合度。安吉小鲵(Hynobius amjiensis)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范围狭窄、种群数量极少,目前缺乏对该物种产卵场微生境选择的相关研究。2023年11月—2024年3月,本研究团队在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4个潜在繁殖池监测了安吉小鲵的产卵和孵化过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广义相加混合模型分析了该物种产卵场选择偏好 ...
汪贤挺   +7 more
doaj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夜宿地选择的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9
2008年5~9月,对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群黑叶猴跟踪观察,对发现的27个夜宿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黑叶猴夜宿地多位于常绿阔叶林中,表观类型以岩洞和岩缝为主,周围植被层以灌木为主。夜宿地坡度均≥60°,对坡向没有明显的选择性,干扰生境中多位于中坡位,未干扰生境中多位于下坡位。影响夜宿地选择的定量生境因子夜宿地海拔、距最近人类活动距离、距水源距离、距河流海拔高度和距其所在悬崖顶部的高度显著差异(P0.05)。
郭宝华, 张明海, 李迪强, 王彬
doaj  

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冬季西伯利亚狍( Capreolus pygargus )的生境选择

open access: yes, 2017
陈龙   +6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内黑眉苇莺和红尾伯劳的巢区配置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9
2005年和2006年冬季,利用样方法调查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北校区的黑眉苇莺和红尾伯劳2种鸟巢的数量、分布和巢址特征等。结果表明,校园中黑眉苇莺巢的数量较多,主要选择红瑞木作为营巢树种,而红尾伯劳巢的数量较少,主要选择较高乔木营巢,2种鸟巢的数量在2 a间呈减少趋势,且分布区逐渐缩小,建议增加适于其生存和繁殖的生境,提高大学生的保护意识,创建和谐的校园生态文明。
刘鹏, 陈辉, 赵文阁
doaj  

沈阳獾子洞湿地白鹤及其停歇地生境调查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8
獾子洞湿地位于沈阳市法库县境内,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批白鹤在此停歇,该处已经成为重要的白鹤迁徙通道。2005年秋~2007年秋,笔者在沈阳獾子洞湿地设了5个观察点,并综合结合獾子洞湿地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对迁徙停歇的白鹤及其停歇地进行了观察。结果认为水是白鹤选择中途停歇地的重要生态因子,水位的高低和食物的丰富度都直接影响着白鹤对停歇地的选择,2007年,獾子洞湿地水量较小,而距此40 km的卧龙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水位较低,适宜取食,有500多只白鹤停歇。
刘晓强, 朱成伟, 赵玉海, 姜亮
doaj  

凹甲陆龟人工饲养环境丰容及行为观察实验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0
2009年4~9月,采取铺设落叶作垫料并增加石块和粗大树枝等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对成都动物园两爬馆凹甲陆龟的人工饲养环境进行了环境丰容实验和行为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进行饲养环境丰容后凹甲陆龟不良休息和活动行为明显减少,良性休息和活动行为明显增加并趋稳定;3号凹甲陆龟在饲养环境丰容后选择呆在角落位置的时间显著减少,而选择在非角落位置活动的时间显著增加。实验结果为改善其他爬行动物的人工饲养条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毛杰   +4 more
doaj  

圈养小熊猫对栖息地点的选择及其行为观察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3
为了解圈养条件下小熊猫对人工环境的选择和行为习性,为笼舍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在春夏两季对圈养的10只小熊猫进行了行为观察。结果表明,与野生小熊猫白天主要以活动行为为主不同,圈养小熊猫白天以睡和卧等安静行为为主(68.32%),对行为发生的地点具有明显的选择性(P0.05)。自然生长的树为圈养小熊猫的首选地点(53.6%)。小熊猫在地面主要以活动行为为主(83.06%),对笼箱的结构和材料没有明显的选择性(P>0.05)。因此,圈养小熊猫笼舍内最好能种植树木,而笼箱的结构和材料则依景观的需要进行设置。
黎绘宏   +4 more
doaj  

黑琴鸡对生境的选择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9
黑琴鸡(Lyrurus tetrix)曾经是中国狩猎鸟类之一。但近些年来,由于过度捕杀、森林砍伐及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其原分布区已明显缩减,现已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琴鸡适应性较强,栖息生境也较多样,不仅活动在樟子松、落叶松纯林中,而且更喜欢在针阔混交林、次生杨桦林、河岸柳灌丛中活动,还季节性活动在林缘附近的草原和农田。
田家龙   +3 more
doaj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