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51 to 160 of about 15,066 (234)

台湾海峡悬浮颗粒中的甲藻指示物──甾醇(4α,23,24-trimethyl-5α-cholest-22-en-3β-ol) [PDF]

open access: yes, 1998
检出台湾海峡两个季节的表层水悬浮颗粒样品中的甾醇4α,23,24-TrIMETHyl-5α-CHOlEST-22-En-3α-Ol,该组分被认为可用来指示甲藻.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海水悬浮颗粒中该组分含量出现两次最大值,其规律与甲藻的昼夜垂直移动规律相一致;该组分在台湾海峡夏季含量比冬季要高,但仍明显低于同期的厦门附近海域的含量,这种季节变化及海域差别与所报道的甲藻的情况基本一致.国家教委 ...
张祖麟, 彭兴跃, 徐立, 洪华生
core  

The transfer of cadmium or nickel along the planktonic food-chain and its physio-biochemical effect [PDF]

open access: yes, 2007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此环境监测是修复和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必需手段,虽然常规的化学和物理等监测手段是环境监测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由于该手段不能提供生物信息,继而不能满足当今环境监测的目标。由于可提供环境污染的生物信息,生物标志物(Biomarker)在现代化环境监测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所以在环境监测中大规模应用生物标志物的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选择桡足类为研究对象,进行重金属(镉或镍)对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japonicus)、双齿许水蚤 ...
王明华
core  

Luciferase2/mKate2双报告基因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标记及活体光学成像研究

open access: yesZhongshan Daxue xuebao. Yixue kexue ban, 2014
摘 要: 【目的】 Luciferase2/mKate2双报告基因标记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并进行活体生物发光和荧光双模态光学成像研究。【方法】全骨髓细胞贴壁分离法提取mMSC,进行细胞表面标志物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鉴定;CMV-Luciferase2-mKate2慢病毒感染mMSC,根据细胞内远红荧光蛋白mKate2的表达水平评估转染效率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纯化筛选;对筛选后的mMSC(mMSC-CMV-Luc2-mKate2,mKate2+>95%)进行活体生物发光和荧光双模态光学成像 ...
doaj  

猕猴的半驯化及个体标志识别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6
对猕猴等灵长类动物自然种群生态学的研究过程中,都有赖于接近动物,有赖于对个体的识别,这就提出了人工半驯化和个体标志问题。人工半驯化猴群不仅方便生态学观察研究,也有利于保护动物,及时掌握动物资源消长情况,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动物资源。一、猕猴的人工半驯化最早对灵长类动物的自然种群进行人工半驯化的是英国灵长类学家珍尼·古多尔,她于六十年代初在非洲研究黑猩猩时就是利用所谓的“香蕉俱乐部”来引诱接近黑猩猩的。她利用黑猩猩大卫不畏人的特点。对大卫重点开展工作。以让其起到带头作用。加速接近黑猩猩 ...
刘振河   +5 more
doaj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 表达及临床意义

open access: yesZhongshan Daxue xuebao. Yixue kexue ban, 2008
【目的】 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中CD133的表达,分析CD133表达与患者吸烟指数?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T分期?N分期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77例NSCLC患者到随访结束时死亡率72.73%(56/77),术后生存时间1~84(s=19)月?3年生存率为32.47%(25/77);无淋巴结结转移组NSCLC的中位生存时间和3年生存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
doaj  

阔叶红松林下花鼠的种群动态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5
2011年10月~2014年10月,为了了解花鼠种群与食物资源的关系,我们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方法与标志重捕法对花鼠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2011年及2014年红松结实量呈爆发式增长,同期花鼠种群数量出现2个较高峰值; 花鼠在2012年平均胎仔数达到最低值(1.04±0.13)只,同年越冬期生存率最低,达到(0.11±0.04); 花鼠在2013年繁殖期后雌雄性比达到最高值1.17。数据分析表明,在研究期间,红松结实年际间波动明显。花鼠种群的波动基本与食物资源波动同步 ...
刘蓓蓓 王广鑫 许 林 聂佳旭 戎 可
doaj  

Studying on the Biological Toxic Effects of Multiple Typical Pollutants based on the in vitro exposure mode [PDF]

open access: yes, 2014
摘要 化学污染物的存在给生物体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其经生物体吸收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庞大、种类繁杂,并且每年还有很多新化合物不断流入环境中,对这些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效应进行快速检测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采用一种体外急性暴污模式,研究了4种金属离子和4种溴代阻燃剂对罗非鱼离体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并探讨抗氧系统相关指标成为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同时,应用彗星实验检测了金属离子、合成色素、溴酸盐等多个典型污染物对THP-1细胞的单一/复合DNA损伤毒性效应 ...
肖丹
core  

血栓前状态标志物F1+2;TAT;AT-Ⅲ;D-Dimer对早期复发性流产的预测价值

open access: yesZhongshan Daxue xuebao. Yixue kexue ban, 2010
【目的】 探讨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段F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imer)与早期复发性流产(RSA)的关系,及各分子标志物对血栓前状态(PTS)引起的RSA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103例RSA已孕者(AEP组)65380;103例有RSA病史现未孕者(ANP组)及40例正常早孕者(NEP组)及40例健康未孕者(NNP组)血清中F1+2;TAT;AT-Ⅲ;D-Dimer水平 ...
doaj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