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241 to 250 of about 19,473 (256)
Some of the next articles are maybe not open access.

基于耳石δ 13 C和δ 18 O的黄、渤海秋季小黄鱼补充群体的种群划分

, 2019
关于小黄鱼的种群划分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存在争议。以往研究海洋鱼类种群划分的方法主要有标记重捕法、渔获量分析法、寄生虫标记法、形态表型量度特征法、分子生物学法和钙质结构元素指纹法等,而这些方法在细节的表述方面有各自的局限性。本研究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分析了黄、渤海渔业资源调查中92尾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左矢耳石样品中δ13C和δ18O的值,并对每尾小黄鱼耳石δ13C和δ18O的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黄 ...
袁威   +9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亚洲象分布、数量、栖息地状况及种群管理

, 2018
全世界野生亚洲象的数量约为5万只,分布于全球13个国家。亚洲象喜栖于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地区,集中在各国气候湿润地带且多呈跨境分布。亚洲象适宜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是各分布国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栖息地面积减少带来的亚洲象死亡、人象冲突等一系列生态经济问题凸显,各国就解决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问题和缓解人象冲突问题提出了相关办法并拟定了共同行动方案。文中从亚洲象在世界各分布国的数量、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程度的现状、人象冲突问题及各国针对保护亚洲象正在和将要计划实施的种群管理措施等方面介绍亚洲象相关信息 ...
赵宇, Zhao Yu, 金崑, Jin Kun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针叶小爪螨不同种群内共生菌 Wolbachia 和 Cardinium 的检测及系统发育分析

, 2017
目的 针叶小爪螨的山东板栗种群(TSBL)和浙江杉木种群(ZJSM)间存在生殖不亲和,而内共生菌Wolbachia和Cardinium能引起宿主的胞质不亲和等生殖异常现象,明确Wolbachia和Cardinium在针叶小爪螨中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研究其在该螨种群分化中的可能作用及其对该螨的生殖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方法 提取单头雌成螨的总DNA,使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Wolbachia的wsp基因和Cardinium的16S rRNA基因的部分片段,将电泳检测为阳性的PCR产物纯化、测序 ...
孙菲   +13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中国南方唇鱼骨(Hermibarbus labeo)和间鱼骨(Hermibarbus medius)种群分化及亲缘地理研究

, 2016
为了解中国南方唇鱼骨(Hermibarbus labeo)和间鱼骨(Hermibarbus medius)的种群分化、亲缘地理格局及物种有效性,作者对唇鱼骨8个水系及间鱼骨9个水系共148尾样本的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在所有序列中,共有128个变异位点,共检测出了41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54,核苷酸多样性为0.02153。基于Cyt b基因全序列构建的NJ树显示,中国南方的唇鱼骨与间鱼骨合聚为两大支,其中韩江和九龙江的全部唇鱼骨样本组成了Ⅰ支 ...
蓝昭军, 范明君, 黄小林, 赵俊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温度、盐度、非离子氨对不同驯化时间蒙古裸腹溞存活、生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

, 2016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室内海水中长期培养对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种群增长能力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了晋南品系不同采集时间的两溞种(1982溞和2006溞)对极端环境的耐受性,以及在温度为25~32℃、盐度为15~35、非离子氨(NH3-N)为1.05~6.62 mg/L条件下两溞种的生殖和种群增长能力??果表明:1982溞较2006溞更具有较强的耐极端环境的能力;温度对两溞种生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差异均显著,两溞种的生殖指标和内禀增长率无明显差异,其最适温度均为28℃;在盐度为15~35时 ...
魏杰, 赵文, 李多慧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 Populus euphratica )种群结构

, 2018
周莹莹   +4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